“能否将手动操作变为主动控制?”一个看似不显眼的想法成了检测综采工作面泵站压力的好方法。在陕北张家峁矿业公司的科技 创新实验室里,综采一队机电技术员通过采取增设压力传感器的办法,不仅有效确保了液压支架供液压力,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
科技创新实验室受青睐
近日,笔者追随该公司工会负责人走进科技创新实验室,此时五六个年轻技师正围坐在一起,讨论一项关于“采煤机的高效检修 ”课题,屋内的小黑板上,画满了这些“创客”们头脑风暴后的草图。而草图旁边,则用红笔写了三行大字:“改变了什么?提高了什 么?降低了什么?”
据了解,科技创新实验室是该公司为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继科技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搭 建的又一创新实践平台,该实验室主要由实操单元和培训单元组成,实操单元包罗胶带运输系统、供排水系统及电机拖动系统。培训 单元包罗公司智能化架构、两化融合规划、采煤类仿真实验、地质一张图操作、矿井子系统流程工艺等。
科技创新实验室成立以来,确立了综采工作面冷却水主动控制、皮带系统改造等课题,目前已有300多名职工成为了实验室的会员 ,是该公司创新创效的主力军。该公司综采一队机电技术员王志鹏告诉笔者,在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研究,已成为他业余生活的一部 分,创新“好声音”天天都会从实验室里传出。
“虽然近几年来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很高,但往往很少有尝试操作的机会,很多想法都没能实现。自从科技创新实验室挂牌成立, 激发了大家的创新信息,很多创新项目在经过试验后都在现场得到了有效应用。”该公司科技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刘艳军说道。
创新没有局外人
“在创新工作上,果断不能做‘局外人’,不当‘傍观者’。不论什么岗位,都有创新的机会和空间,都是创新的主体。”该公 司工会主席罗荣科在科技创新室揭牌仪式上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安稳树立了“问题就是创新课题”的理念,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等载体,鼓励员工 围绕岗位实践,专心寻找“问题”,仔细剖析“病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年又以“劳模领跑+团队创新”的模式积极搭建了科技 创新实验室,以“整合技术资源、打造优势团队、发挥主干作用、解决疑难问题”为主要内容,持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着力解 决公司在降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难题。
“技术创新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员工搭建了成长平台。”该公司“双创”办主任白恩杰说,“在公司党政的带领下 ,一线员工已经养成了主动找问题、动脑筋的工作习惯。”
金点子变成“果金子”
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5项,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1项……这一个个的数字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该公 司科技创新实验室成绩的见证。
该公司以技术创新、治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积极探索1+1>2的岗位创新模式,鼓励职工开展科技项目攻关、设备优化、小改小 革,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水平,帮手职工的“金点子”结出闪亮亮的“金果子”。按照季度评审结果,按照不同奖励标准, 直接兑现给员工个人。一大批“金点子”脱颖而出,被推广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陆续变成了效益“金果子”。
笔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科技创新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全员创新研发、成果集成转化、信息交流和本质提升的聚集地。自科技创新 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43项创新课题研究,“诞生”了32项创新成果、11项国家专利。(白恩杰 王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