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纺织品配额僧多粥少温州企业从容应对

企业报道  2017-03-17 07:02:37 阅读:

 

  近年,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年度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第一次招标公告。对此,温州市110余家纺织企业为争取明年纺织品配额的工作紧锣密鼓展开,大部分企业纷纷召开紧急磋商会议讨论投标技巧。如取得配额,就意味着分得明年的纺织品出口“蛋糕”。

  根据公告,2006年招标数量为协议量的30%,第一次招标数量占招标总量的60%,明年初将再次招标,占招标数量的40%。招标公告对纺织品类别和数量进行了规定。招标委员会还设定了每个类别最低投标量和最低投标价格,并根据企业2005年1至7月在所投标类别上对全球市场出口金额高低进行分档,设定相应的最高投标量,凡2005年1至7月份有出口业绩的国内企业都可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投标。

  公告还公布了每类纺织品的最高、最低投标量和最低投标价格。招标采取“价格优先”的竞争性评标规则,招标委员会有权将明显背离正常价格水平的高价标书作为废标处理。届时,投标价格最高者将获得出口配额。因此,企业如何做好投标价格是取得配额的关键因素。为了帮助企业争取到最大的配额数量,浙江省外经贸厅还专门开办了出口招标工作培训班,为企业讲解招投标的工作程序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投标。

  据了解,此次具备资格的企业从“配额时代”的6000家扩展到两万余家,温州市有110余家。这次招标条件相对宽松,体现了配额的市场化气息,对企业优胜劣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外,参与投标企业众多,意味着配额“蛋糕”有可能被分得太散,竞争压力增大,对企业来说,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面对纺织品配额“僧多粥少”的情况,温州服装企业的心态是能投到多少算多少,用好每一份配额。部分企业表示,在配额实在不够用的情况下,他们将尝试通过外贸公司出口、购买其他企业配额、通过第三国渠道以及改变服饰的款式,避开10类纺织品限制等办法解决。

更多专题
红色文化的思考

在报告文学更多事务性表达的今天,铁流、鹿茸的报告文学或许就有了更明显的思想内容含量。因此而有个性,因...

增强责任心是完善制度的目的

随着企业经营专业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大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