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北京长沟实施水域经济战略

企业报道  2017-03-17 07:02:11 阅读:

 

  对于城市来说,湿地被称为自然环境的“肾”,为人们所广泛关注。近几年,北京房山长沟镇实施水域经济战略,开展了“造肾”、“强肾”工程,使城市的“肾”“体积”越来越大、“体质”越来越强。

  长沟镇境内有南、北两条泉水河,流量均大于1.5立方米每秒。近年来,该镇投资近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通过疏浚河道、引水截流建设龙泉湖、兴建圣泉水文化公园等办法,不断优化水环境,提高蓄水能力。今年,该镇又实施了全长6.4公里的南北泉水河汇聚工程,引南泉水河在镇中心区与北泉水河汇聚,年可为该镇境内增加750万立方米水资源。目前,该镇的水和湿地面积已达近万亩,人均150平方米。

  如果把湿地比做“肾”,那么河道则担当着“血管”的职责。为疏通“血脉”,在改造旧河道过程当中,该镇坚持建设自然生态河道的理念,路随河道走势而修建,并在两岸种植了大量的垂柳、白杨等喜水植物;河道内种植了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不仅美化了河道,提高了河道的自净能力,也为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自然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

  为千方百计增加湿地面积,向湿地要效益,该镇狠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贡米基地,如今,御塘贡米优质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0 亩。明年还将在双磨、三良、东长沟等村新增贡米种植面积1600亩,并由镇财政出资给予水稻同等粮食直补款。同时,他们还在龙泉湖上、下游种植经济景观莲藕240亩,盛开的荷花在成为京南水乡又一道亮丽风景的同时,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预计到冬季可产藕30万公斤,增收60万元。

  为保证“肾脏”“血液”充足供应,该镇围绕南、北泉水河两侧,先后完成甘泉小流域、黄元井小流域、三座庵小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累计完成“五小”工程760处,其中小水窖70座、小水池35座、小水渠5公里、小塘坝5座,修建集雨场1.6万平方米,并且全部实现了网络化配套,变“无根之水”为囊中之物。

  据悉,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该镇已经编制完成了全国首家乡镇《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制定了《水资源管理规定》《林业资源保护规定》等,并在镇人代会上表决通过,从而使资源管理步入了法制管理轨道。

更多专题
红色文化的思考

在报告文学更多事务性表达的今天,铁流、鹿茸的报告文学或许就有了更明显的思想内容含量。因此而有个性,因...

增强责任心是完善制度的目的

随着企业经营专业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大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