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支持反倾销。”针对重庆长寿化工公司和山西合成橡胶集团反对欧、美、日倾销氯丁橡胶,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秘书长龚辈凡的反对意见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据了解,重庆长寿化工公司和山西合成橡胶集团虽然在诉讼欧、美、日在华倾销氯丁橡胶一案上获胜,但却认为过低的惩罚税率并没有有效阻止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倾销。他们已经收集了足够证据,在复审阶段提出了申请,要求提高对国外进口,特别是从日本进口的氯丁橡胶的反倾销税率。重庆长寿化工公司市场部员工告诉记者,现在对日本的反倾销税率只有2%—3%,而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日本的倾销率达到了30%。
“氯丁橡胶目前我国只有重庆长寿化工公司和山西合成橡胶集团两家在生产,他们的年产总量才4万吨,而我国市场的需求量有6—7万吨,每年有2—3万吨要依赖进口。反倾销的后果是有些国外原料供应商就不出口,不卖给中国了。这样一来,短缺的市场怎么填补?”龚辈凡指出,“他们没有考虑下游行业的利益。”
“这样做确实是苦了我们小企业。”上海康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企亭对龚秘书长的说法表示赞同。康达公司是上海一家年销售额1.5亿元的小公司,主要生产丙烯酸脂AB胶、聚氨酯胶系列、硅橡胶密封胶系列等产品。陆企亭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很大部分是依靠原料再加工,进口的原料占到30%—40%。”这么大的一个比例,如果来源一旦断了,跟不上,后果是不言而喻的。难怪龚秘书长着急“我们底下的一些小企业那还不发愁?”
发愁归发愁,长化和山橡是不会停下反倾销脚步的。重庆长寿化工公司市场部黄部长向记者介绍,长化氯丁橡胶2万吨的年产量,加上山橡的2万多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产量达到5万多吨,这样只需进口少量的优质氯丁橡胶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我们的希望就是借助于反倾销的保护,让进口量减少。”而龚辈凡指出,他们就是在搞垄断:“这两家企业耗能耗水,污染太重,产品的质量也没有进口产品好,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自主能力,而不要搞垄断。”
据了解,我国胶粘剂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迟缓,先进技术引进困难,多数企业仍停留在通用型、中低档产品的竞争上。2004年我国胶粘剂进口量为19.12万吨,比2003年增长7.48%,金额53201.7万元,比2003年增长30.64%;出口量为10.10万吨,比2003年增长35.03%,金额17136.9万美元,增长37.73%。不协调的增长比例再次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缺乏的是高档的原材料。看看我们进口的产品,主要有配制胶粘剂的原料及相关助剂:如PU、环氧、EVA等树脂、氯丁橡胶,还有一些特种胶粘剂。热溶胶所需要的EVA全部依赖进口。高档原材料的缺乏,导致我们不得不严重依赖于进口。而对这些产品的反倾销,受害的是广泛下游的生产商,因为他们需要高质量、高水平、高技术的原材料。事实是,我们国内不能提供。国内一些厂家虽然也有自己的研发队伍,但是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连长化市场部部长都承认产品质量在稳定性上还是有待改进。
“我们在先进技术上是落后于国外的,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虽然有自己的研发队伍,每年也投入不少技术资金,但是我们还不具备在高技术领域研发的能力,这个事情应该寄托于国家。”陆企亭这样告诉记者。面对记者的询问,龚辈凡也很无奈,一些核心的技术,国外的企业不愿意卖给我们,也不愿意与我们合作,而我们目前也没有能力、没有资金研发。这样一个局面到何时才能结束,他说也不清楚,这些领域的研发是要大量资金的,只能等原始资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有能力研发了再看看。
在这样的状况下,龚辈凡对反倾销持反对意见也是有理有据的。“在胶粘剂行业,自己的技术达不到要求,就不要喊空口号,要脚踏实地地把工作做好。”不知道这种相反的、显得格外响亮的声音,会给反倾销队伍带来什么,长化、山橡会不会缓下一反到底的脚步?我们期待复审的判决。
温州人善创新、敢冒险、能自主和善于经商已博得世人的认同,而更多的温州人是凭着韧劲和干劲做着需要付出很...
对于论资格购铺,龙腾置业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是为了提高购买商铺者的资格标准,也是为了打压那些仅仅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