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爱喝酒的姐夫们

企业报道  2017-02-24 18:15:12 阅读:

  ■ 本刊特约撰稿 张廷赏

  孩子的舅舅好似天生对酒有好感,原先上班期间就和别人合伙酿造酒水,后来正式辞职,无所事事的呆了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玩的是酒,不知道为啥他对酒有那么浓的情结。

  不过他现在是撤股另立门户,自己做了掌柜的,附近没有合适的场地,竟不辞辛苦地跑到河北,在他岳父家农村大院子里安营扎寨,风风火火地酿起酒来。不久,地道的红高粱酒便横空出世了。推开他家的门,不仅有扑鼻的酒香四溢,还有大缸小缸大桶小桶,大酒瓶小酒瓶,各种器具应有尽有,可谓是物满为患,只有立足之地,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只要给他一提酒,他立马精神十足,开心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说了半天,还忘了关键的一点,孩子的舅舅造酒、爱酒,对酒有如此的情有独钟。但是说来难以置信,他,却不爱喝酒,滴酒不沾。一旦说喝酒,他就摇头退避三舍,自叹不如。他犹如在一群百花争艳的艳丽模特中,坐怀不乱,一点色心也没有。其实不仅仅是他,还有给他打下手的我岳父,竟也是和他“同流合污”,不喝酒。想与他老人家干一杯,把酒言欢,门都没有,真是上阵父子兵。俗话说,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造酒不喝酒,有点捉摸不透。仅仅只把酒卖个爱喝酒的人,岂不是助人为乐。

  说到爱喝酒的人,排除大姐夫不喝姑且不提,在此略表一下我的其他几个姐夫。说他们是酒鬼吧,好似不雅,不太恭敬。他们一个个酒逢知己千杯少,“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梦,与尔同销万古愁”。在他们眼里人生没有酒,是不完美的。逢年过节的久别重逢,面对面,酒杯碰酒杯,啥也别说,都在酒里。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所幸都没有醉,耍酒疯,出洋相,有什么出格的事,都及时掌握了一个适可而止。

  值得一提的是我二姐夫,用两个字形容,那是海量,用四个字形容,那是细水长流。此人不仅喜欢喝,而且还是一天三顿的喝,顿顿的喝。金庸《笑傲江湖》第十四“论杯”有精彩论述:喝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什么酒杯。二姐夫他可没有那么多穷讲究,他所谓的酒杯,乃是随便拿一个茶碗。更不计较什么酒肴,一把花生,几瓣大蒜足矣,甚至啥都没有,只有他一双说话的眼睛,对着酒杯目不转睛。依旧喝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幸亏一三顿饭,假如一天六顿饭,那一天到晚的六六大喝,一天九顿饭,九九归一了。我想应该让他去酿酒比较合适,近水楼台先得酒,想喝多少就有多少,喝的个逍遥自在。

  还有三姐夫酒后是个话痨,有时候一句话不厌其烦、没完没了的,三姐看不下去,会使劲地捶他一拳,大吼一句:“别说了,别说了,该回家了”。而他则语无伦次,还很强硬地来一句:“我说的都是对的,我没有喝多。”难怪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喝了好酒,就会变得滔滔善辩。

  另外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就是我大哥,这个当然也是爱喝酒的牛人,不过他的优点,足以让其他几个姐夫望尘莫及。那是因为他卖酒,经营着一个百货门市部,销售着我们当地的各种酒水,想喝不用去买,而且还有一个用缸盛的散装的酒水,可谓是想喝伸手,想喝张口,掀开盖即可以喝,也喝就喝,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据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酒后,拉过被子蒙脸睡觉,等到睡醒后,提笔一挥而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大哥他酒后也与众不同,虽然不会诗兴大发,能睡,震耳欲聋的呼噜大起,不生事,不惹事,不出事,也罢。

  感觉每个人都怪怪的,都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甚至一个不合情理的世界里,很值得回味。孩子的舅舅不爱喝酒,上帝还安排去酿制酒;姐夫们既不酿制酒,也不卖酒,还让他们喝酒。而大哥则两全其美的既卖酒又喝酒。记得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大概意思是什么都有的人,上帝还要给他,什么都没有的人,上帝把他仅有的也要夺去。

  人生与酒,酒与人生。不论爱喝,不爱喝,既然上帝他老人家这样安排的,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爱酒喝的姐夫大人们,该怎么喝就怎么喝去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上一篇:成语与酒
更多专题
围海造田铸伟业

怀着利国利民高洁理想,冯全宏坚信,只要坚持科技创新,脚踏实地地拼搏奋进,围海人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时代辉...

圆梦中国的黄金拍档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意大利杰尼亚公司以生产和销售高档时装、化妆品、皮具等闻名,在全球64个国家的最高档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