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企业讲究的就是把握机会。
摊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有人肯定: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制度结构的变革、投资文化的变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三个方面,这些变革有的已有明朗的趋势,有的正在形成之中,从而带来了繁荣的复杂性……
刚刚在北京举办的2005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众多重量级的专家也认同了这一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切实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些有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公司的优势将不断被强化。
繁荣的复杂性和对增长暂时迟滞的迷惘让人们产生了许多问题:人民币汇率重估将对国内和国际贸易以及投资流向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中国资产价格和未来消费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大公司的全球大品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公司并购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际接轨?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上市、购买外国品牌以及打入新市场而备受全球瞩目,如今在全球取得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有哪些?在经营、治理、融资以及营销方面,艰难但又必须做出的变革是什么?
这些的确是中国企业自立于国际市场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难题。
当然许多是社会层面的,如法律、法规,经济结构、社会环境,我们看到在国家的调控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在不断好转,剩下的大概就是企业家的自我努力了,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发令枪已然打响……
可喜的是在高峰会上我们欣然看到企业家们意识的觉醒以及与官员们和专家的互动,他们自觉地在这里找寻答案,找寻解决自己企业运作中矛盾的钥匙,这种自觉是企业能够前进的原动力。
虽然在美国刚刚出版的一本名为《CHINA,INC》的书中热情地鼓吹:“中国正向更高层次攀升,迅速而熟练地在生物技术和计算机制造方面发展,以往还不曾有过哪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每一步能一下子做得那么好,在参与世界经济游戏时,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中国。”但我还是想说:中国企业还远没有到庆功的时刻。
一个企业家在会上问我:你认为企业最应该把握什么?我回答:下一个机会。
下一个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是留给能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企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浓浓的年味还没完全消散,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宿州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浓浓的年味还没完全消散,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宿州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