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北京市政府召开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损失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研究部署了北京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
北京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预计将历时一年,分3个阶段:2005年7月—10月是研究调查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3月为全面核算阶段;2006年4月—6月是核算总结阶段。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调查方案,其中包括企事业单位环保支出项目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工业用水与处理手段和设施成本企业调查;污染引起的清洁和劳务费用增加调查;生活用清洁水替代成本案例调查和统计分析;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效应研究;水污染与人体健康效应研究;建筑类型与材料存量调查;水污染对农作物危害损失调查;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损失调查;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调查。其中涉及企业单位的有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支出和污染治理、城市环境服务业处理运行与建设、型煤和洗煤生产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产和废水处理等。各项调查将于9月30日前完成。
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总量,都要看这个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但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必然会有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从目前所公布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04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决定在全国10个省市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
由于这次调查有多项内容涉及企业单位,有些企业害怕对自身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表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深远的。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方面,一些企业只注意自身发展的直接成本和增加值,无视其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破坏,形成了所谓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宏观调控管理部门需要对经济的真实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必要首先从企业层面上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绿色GDP既有效地约束各个企业主体的扩张冲动,又可通过其指标的考核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
这里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常青,故有“春城”美誉……
巍巍泰山脚下,涓涓柴汶河之畔,坐落着一个年产原煤200万吨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