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守信价值要“兑现” 失信责任要“追偿”

企业报道  2017-01-20 17:24:21 阅读:

  ■ 徐建辉 职员

  今年,守信者将获得更多实惠,失信者将更加寸步难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7年,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将掀起高潮。要加快建立房地产中介、导游等14类重点职业人员信用记录。同时,在全国范围建立和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18日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2017年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要掀起高潮, 要以信用记录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反映个人诚信情况,信用记录要准和全。

  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任何一个国家、行业群体乃至个人来说,也有一个共同的“道”,那就是信用、诚信。从这种意义而言,也可以这样说:“守信多助,失信寡助”。对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识之士就有深刻认识。著名的“商鞅变法”,首先就是通过“徙木立信”的方式取信于民,为变法顺利实施铺平道路。然而到了今天,社会诚信建设仍待加强,人们的信用观念仍须进一步提升。现在许多经济社会问题和不良倾向的背后,其实都能找到信用缺失的影子。正是由于信用缺位和诚信不足,才导致各种社会规则、法治原则乃至道德信条影响力、约束力的弱化,最终导致风气失范、行为失据、社会失衡现象的屡屡发生。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信用焦虑”正在逐渐蔓延,社会信用建设也正在积极提速发力。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建立重点领域个人诚信记录,并明确了14类职业人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形成机制。向社会释放了在新的一年里将切实推进诚信建设的强烈信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围绕诚信的体系和机制建设。现在,国家发改委提出新的一年将加快建立房地产中介、导游等14类重点职业人员信用记录,并“在全国范围建立和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无疑是向推进信用精神、规则落地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须知信用建设不能只靠教育倡导和自觉遵守,要有完善的配套机制和一系列措施作保障,要能向守信之人充分“兑现”信用价值,同时向失信之人亮出“惩戒之剑”。

  可以说,信用建设,落地是关键,“兑现”是保障。要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诚信导向,凸显信用价值,不仅要有指导意见,还要有具体办法,不止要有远景规划和宏观设想,还要有明确的落实步骤和精细的执行方案;不只是能够做到及时、准确记录和动态更新、维护信用数据,还要加快信用记录在求职就业、创业融资、交易往来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参照应用,特别是要全方位显露失信惩戒机制的“牙齿”,否则再美好的信用社会构想也不过是“看上去很美”的镜花水月和空中楼阁。

  此外,信用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更要社会联动、全民参与。这14类职业人员包括公务员、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律师、教师、医师、执业药师、评估师、税务师、注册消防工程师、会计审计人员、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认证人员、金融从业人员、导游等。因此要明确责任单位和推进办法,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信用规则、精神和价值在各个行业、领域、社会群体和各项工作中贯彻结合、树立彰显,真正实现“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理想状态。

更多专题
安全管理制胜之道

巍巍泰山脚下,涓涓柴汶河之畔,坐落着一个年产原煤200万吨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

探析出高产背后的原因

陕西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在特低渗透油层储量小、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的情况下,坚持“以科技开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