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光富 庄媛
四川汶川县水磨镇具有川西风格的老人村,羌藏特色浓郁,是以“古镇游”为特色的旅游经济村。每逢假日,商旅云集,游客摩肩擦踵,住在老人村禅寿老街的群众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而老人村更是成为了当地的一处旅游地标,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老人村游人如织的场景只是汶川县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汶川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先导”、“旅游带动”、“旅游强县”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业由短程过境地向全域旅游转变,使旅游成为改善经济民生的重要途径。
在坚持生态旅游强县发展理念的同时,该县在全域旅游和特色旅游上做“文章”,使旅游产业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增长点。2016年该县共接纳游客达809.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46亿元,分别完成州定目标任务的104.11%和100.3%。与此同时,与旅游相关的重点项目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顺利推进,按照“1236”重点任务要求,促进生态康养、大爱文化、藏羌民俗体验三基地项目建设也在顺利推进中。其中生态康养基地建设实施项目13个,大爱文化基地建设实施项目5个,藏羌民俗体验基地建设实施项目16个。
“依托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县旅游发展局负责人如是说。
森林、山水、生态和人文之美,使汶川成为养生保健、休憩旅游的理想之地,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徐徐展现,人在画中行,感受到的是阵阵轻松与惬意。围绕建设“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汶川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特色旅游。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并先后打造了包括映秀地震遗址、三江生态风景旅游区、水磨古镇在内的1个AAAAA级汶川特别旅游区,包括绵虒、威州、龙溪在内的1个AAAA级旅游区和包括克枯、雁门等10余个集休闲、餐饮、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村庄,与此同时,农家休闲屋、旅游精品线路也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来自汶川县旅游部门的数据表明,近几年,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独特的地理气候为条件、市场需求为指导的模式,汶川甜樱桃种植总面积达2.3万余亩,猕猴桃达3万亩、核桃达6.8万亩、青红脆李达1.5万亩……呈现财政增收,农业增效,农户受益的“三赢”局面。
“旅游是个新引擎,相关产业不发展都难。”汶川县旅游发展局局长周光辉表示,下一步,县旅游部门将继续以“阳光谷地?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为主题,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发展思路,在开发旅游精品、加强旅游营销、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汶川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各项产业良性互动、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同时顺应旅游常态化、消费多元化、供给精准化的旅游发展新趋势,立足“生态、业态、文态”融合主题,写好“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联动文章,在抓好旅游产业宏观布局的同时,坚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一个个微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不断优化旅游的品质,带活全域旅游,在新一轮旅游发展中抢占先机。
也许一个人的一生燃尽了,也只不过走在一个小山包上,但是百年之后,他总要给后人留点什么。
大海,人类生命的源泉,以其辽阔苍茫的雄浑意境、富饶弥贵的珍惜资源,多少年来,在与人类相互交融、和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