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海燕 职员
从黑龙江来大连金航船械公司打工的农民工孙广龙,现在已是该公司一名车间主任,他说,改变他命运的关键是大连市总工会实施的“资助农民工上大学”工程。据介绍,8年来,大连市总工会及各基层工会资助农民工上大学2500余人,已有1775名农民工拿到大学文凭,圆了大学梦。(1月12日《工人日报》)
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多具有一定的学历,至少是初中毕业,也有很多是拥有高中学历的年轻人,他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已经与老一辈农民工有所不同,不仅体现在追求目标的多元化上,其中恐怕也有像孙光龙一样,想追寻大学梦的农民工。2008年大连市总工会的调查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44.5%的农民工有接受学历教育和参加技能培训的愿望。8年过去了,相信在这8年里走进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中,希望继续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比例会更高。因此,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圆大学梦,一定会给这些求知识、求上进的年轻农民工,开创一个崭新的人生,大连总工会经过8年的努力,已经资助了2600多位农民工上大学,并且有1775位农民工拿到了大学文凭,相信这些大学生农民工一定会成为大连60万农民工的榜样,也成为大连企业的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是,在长年有60万农民工打工的大连市,8年时间里只有2500多人走进大学校园,说明只靠地方工会一方之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年轻一代农民工想圆大学梦的愿望。如今提倡“终生教育”,笔者认为,这种终生教育,不能把农民工落下,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接受教育更应当成为提升他们学历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条件显得非常必要。例如,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大城市,把建设“工人大学”或者“农民工大学”,列入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使帮助农民工圆大学梦,成为政府的一项任务;例如,组织一些有条件的大学,举办面向农民工的“夜大学”,或者承担农民工大学的某些课程,以扩大农民工大学的招生能力;再如,由政府牵头,组织一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既有学历又有技能的农民工技术骨干……通过多种方法,让年轻农民工圆大学梦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当然,农民工上大学,需要有别于一般大学,譬如学制可以适当延长,以适应业余学习的规律,在招生考试上适当执行“宽进严出”的方针,把住毕业时应当具有的学历水平。这些,都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
其实,帮助农民工圆大学梦,对于年轻一代农民工来说,恐怕也是能够长期留在某个城市、某个企业打工,颇具吸引力的一个条件。把这个工作做好了,对于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稳定优秀的人力资源,恐怕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我们要从制造大国升格成制造强国,也离不开千千万万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优秀农民工。因此,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战略任务看待,实在很有必要。
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21世纪也成为“中国世纪”。
在“5·12”汶川地震刚刚过去一个月,“范跑跑”7万美元代言耐克跑鞋的新闻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起极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