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像南车那样做强做大

企业报道  2017-01-05 05:04:22 阅读:

 

  在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员工们都知道一个“1∶3技术引进模式”,1倍的技术引入投入配上3倍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这一模式被称为中国南车的创新战略。

  中国南车的创新战略,强调了要引进先进技术,更要消化吸收,最终在更高层面上创新。因为南车人明白,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就无法由大到强。强要强在内在的能力,而非外在的规模。

  长期以来,在产业经济领域,我国企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为1∶0.15,而近年,一些重点产业用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经费还有相对下滑的趋势。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至1∶8之间。

  正是因为只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许多企业只能走重复引进的老路,永远不可能拥有核心技术。而没有核心技术,即使企业短期发展再快,规模再大,也只是一种不能持久的“泡沫”。市场竞争环境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导致“高楼大厦”轰然倒塌。

  如今,国企改革走过了20多个年头。具有行业影响力,进而具备国际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企更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更应秉持一种理念:做大不等于做强,做强才能真正做大。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有企业应当有技术创新的紧迫感。目前,国家的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均向“自主创新”倾斜,企业更应该发掘自身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技术创新型道路,真正实现“科技兴国”、“科技强国”。

  中国南车的“做强做大观”已经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国企崛起之路,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南车”。只有像南车那样,方可真正摒弃“爱大求全”的老观念,方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多专题
白庄矿奏响和谐发展主旋律

白庄矿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创新的思维谋发展、用改革的手段促发展,针对企业办社会负担重、压力...

八年铸就永煤辉煌

被誉为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和河南工业企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