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拿焊帽、右手握焊把、专注的神情、凝固的姿态”,成为武桂彬职业生涯的一个定格画面。2016年10月,武桂彬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这也是建厂46年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员工。
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充斥着各种噪音和极度闷热的浪潮,弧光与焊花映照下的武桂彬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武桂彬所在的锅炉高压焊工班肩负着沙河、国泰发电公司所有机组锅炉受热面、承压部件、压力容器等主辅设备的焊接任务,可以说是生产任务最繁重、工作环境最恶劣的班组之一。
武桂彬说:“焊接如绣花,要的是技术与耐心。”由他施焊的焊口,一次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武桂彬成为兴泰公司荣获“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最年轻的员工,2015年获河北省国资委“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称号。
“我觉得能够称得上工匠,除了技艺超群,还应该拥有一颗匠心。”武桂彬说,“再加上一股韧劲、钻劲、犟劲、稳劲,与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才能成就一名匠人。”
“新时代的工匠要有总结创新的能力,在认真执行工艺的同时持续突破创新,这是新时代工匠应具备的素质。”武桂彬说出了他对大工匠的理解。
武桂彬也用实际行动与荣誉诠释了新时代的大工匠。头顶多项荣誉的他从来没有停止过钻研的脚步。在河北省总工会的号召下和公司工会的支持下,他组建了“武桂彬职工创新工作室”。2012年,该工作室被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职工技协命名为“武桂彬熔智焊接创新工作室”。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先后完成《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速成培训》《交流焊机二次线接线柱改造》《双人手工电弧焊热接头》《制作焊工培训模拟现场焊位架》《降低氩弧焊气孔缺陷率》等216项攻关课题,获得4项全国科技成果奖,获得12项河北省科技成果奖,获得25项邢台市成果奖,其中《提高T91钢与钢研102异种钢焊口合格率》《提高省煤器焊接一次合格率》2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电力系统QC小组成果一等奖,并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国优奖,累计创造效益2849万元。同时,创新工作室培养技能人才39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8人,河北省技术能手17人,邢台市技术能手9人,公司技术能手5人,有21名高级焊工在国家、省、市级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奖。
工作室所获得的各项研究成果和各项殊荣,各种创新活动带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参与创新活动的职工越来越多,职工创新氛围越来越浓。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公司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职工达2129人,提出合理化建议2532条,直接创造效益4286万元。
武桂彬也先后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焊接技术状元”、“燕赵技能大奖”、“河北省国资委优秀青年”、“河北省百名能工巧匠”、“国家电网焊工优秀选手”等多项荣誉。(何卫东 张瑞兵)
白庄矿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创新的思维谋发展、用改革的手段促发展,针对企业办社会负担重、压力...
被誉为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和河南工业企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