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115载风雨沧桑,薪火相传,步履铿锵;
115载春华秋实,滋兰树蕙,桃李芬芳。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跨越了115年的悠悠岁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历经了泸州师范学校、泸州教育学院、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三校合并以来的奋斗历程,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美丽的酒城泸州,占地940余亩,是四川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
百年历史 华彩篇章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发端——川南经纬学堂,1901年10月21日正式创建,是当时全川第一所“新学”,川南地区的最高学府。首任校长赵熙在谈及校名时曾说:“为学要为上下古今之学,不能只求耳目尺寸,这叫做纵;当为大通世界之学,不能拘守方隅,这就叫横。纵是经,横是纬。”1902年,永宁道尹黄立鳌将川南经纬学堂创办情形呈报清廷,清廷礼部会议决定改名为“川南师范学堂”。川南师范学堂时处社会乱局,历经多次校址变迁、名称变化。1957年,改名为“泸州师范学校”。2002年4月,泸州师范与创建于1958年的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大学)、创建于1964年的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合并组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百年办学的历程中,涌现出赵熙、朱德、恽代英等知名校长,诞生了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刘愿庵、余泽鸿、曾润百等革命烈士,走出了谢持、曹笃、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众多知名校友,书写了华彩篇章。
红色岁月 不朽丰碑
1916年,朱德随蔡锷将军的护国军由滇入川,亲自指挥在泸州纳溪的棉花坡战役,重创袁军。1917年,朱德任靖国军旅长,驻防泸州。1918年,朱德兼任川南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衔。朱德在泸期间,收集十月革命书籍,订阅《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成立学习小组,给了学校师生很多进步影响。
1921年10月,恽代英到川南师范学堂任教务长,1922年4月任监督。恽代英每逢周三和周末就到泸州市区水井沟白塔登台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1921年寒假,恽代英组织师生成立童子军巡回讲演团,自任团长,步行数百公里辗转泸州、自贡、内江、宜宾各地开展巡回演讲,传播革命思想。1922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恽代英在忠山凉亭内主持秘密会议,成立了川南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泸县支部,余泽鸿、张霁帆、曾润百、陈江、陈泽煌、李元杰等六名川南师范学堂学生为首批团员。在恽代英影响下,学校成为了当时川南地区革命中心,一大批师生走上革命道路,参与或领导了泸州起义、武昌起义、广州起义、万源固军坝起义、遂宁彭溪起义、万县暴动、南溪农民暴动、江安起义等, 20余位师生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十年耕耘 筑梦腾飞
——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6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6月,学院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确立了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思路。通过三年建设,学院实现了“一个突破”、“两个优化”、“五个领先”,达成了引领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2014年4月2日,学院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院建设验收。
——成功创建泸州技师学院
2010年初,学院正式提交了创建泸州技师学院的申报报告,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建设。2014年 2月26日至28日,学院通过了四川省人社厅组织的评估检查。2014年5月,学院被省政府正式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成为了四川省高职高专中获批增挂技师学院的两所院校之一。2014年6月,学院被批准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由泸州市政府投资10亿元的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实训、生活设施、设备和运动场所,有学院和企业共建的教学工厂。2016年7月,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目前,由泸州市政府投资5.7亿元的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市政府决定在现在校区外再划拨180亩土地用于学院三期工程建设,目前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
——内涵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三校合并以来,学院始终在内涵建设上着浓墨、添重彩,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现有14个教学单位,37个高职专科教育专业,5个高级工、预备技师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学院拥有教职工552人,其中教授24人,副高职称教师11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41人。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拥有实验室、实训室496间,校内实践基地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获奖1000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97%以上。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引进德国机电一体化师、切削师职业资格标准,开设中德切削师和机电一体化师班,设立“四川中德培训学院”和“德国HWK四川考试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开展“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职业教育体系”等内容的师资培训。学院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每年为地方和周边地区承担各类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
结语
115年风雨沧桑,115年奋斗不息;115年的光荣与梦想,115年的桃李芬芳。115年来,历代泸职人勤勉进取,继往开来,铸就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根基,用梦想和汗水,用激情与奉献谱写了学院辉煌乐章。今天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矫健的步伐向着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职业院校迈进!
化工、化学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
走进帐篷之前,本来大家的心情很沉重,并略有紧张,想到孩子们遭受了如此大的地震灾难后状态一定会很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