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否认,无论是消费电子企业,还是家电企业,绿色环保化都是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道坎。而现阶段,对于国内诸多企业而言,推动绿色环保化趋势的最大阻力并非企业技术储备薄弱、推广力量不强,而在于整个行业对于这一发展趋势的战略性认知不够、群体性推动绿色环保的举措缺乏、行业领跑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最终造成了绿色环保趋势成为“空中楼阁”。
笔者以为,推动产品的绿色环保,不仅是在产品功能上,还应该包括上游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过程以及使用的零部件等环节上,都应该全面融合。这才是行业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将会成为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环境污染和恶化一直都备受指责,许多消费电子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或是规模化竞争下价格优势的彰显,采取了相对短视的行为,往往将绿色环保演化成一种宣传口号、一种促销手段,只有在营销环节进行推广和宣传,却未在行业中建立起系统性的推动力量。这进一步造成了在市场环境中,绿色环保化氛围薄弱、市场空间稀少等问题。
但是,推动绿色环保与获得经济效益两者并非对立的,许多海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验证了,绿色环保事业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效益。GE、三洋、爱默生等一大批跨国企业,从技术研发的源头出发,坚持原材料的绿色环保,实现了以新产品和技术下的新商机开发。三洋的新型环保电池、爱默生涡漩压缩机及配套技术理念都是杰出代表。
同样的例子也存在于华人企业中。将绿色化手段融合研发环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价值。将绿色化计算应用于生产,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系列手段,推动了以威盛电子为代表的芯片企业的做强做大。作为消费电子的上游供应商,威盛在绿色环保化上所实施的一系列手段值得其它环节的企业借鉴。同样,在整体制造领域,应用“1瓦待机”节能技术,实现了空调的运行、待机双节能,让志高空调在竞争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依托北奥之光双节能产品实现了差异化突围,也夯实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对于国内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推动绿色环保化趋势并非一家之力、一日之功。在这一趋势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行业领军企业的积极推动,更需要来自全行业对于绿色环保化概念的全面认知和提升。绿色环保不是手段,应成为一种趋势和共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行业性的趋势发展。
同时,在推动绿色环保化过程中,还应该关注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比如“1瓦计划”,再如绿色计算等,尽管短期内还不能代表绿色环保的技术化方向,但却是少数企业积极探索、推动这一趋势的突破口,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更应该得到贯彻和推行,最终实现系统性突围。
如果我的财富归零,那我简直就如同死亡,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已毫无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常规管理基础上,并不断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从管理的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纵横交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