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地震时应该先保护哪个部位?头部,胸部,还是手脚?”“突发地震时你在楼里应该怎么办?”……来自上海金同幼儿园中班的刘雪琼小朋友在父亲的陪伴下,正在回答上海科技馆“地震科普展”的“地震小博士认证测试”中电脑提出的问题。
17日,作为“2008上海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科普展”在上海科技馆开幕,吸引了众多观众,尤以小朋友为甚。在展览现场,人们可以看到精密的地震波动记录仪,看医生现场演示人员自救,还能在电脑上玩地震知识互动游戏,丰富的内容让人应接不暇。刘雪琼小朋友答对了不少题目,但是在选择跳楼、躲在坚固的桌椅下、坐电梯下楼等项目时,她选择了“跳楼”,电脑显出:“非常遗憾,你答错了!”
“跳楼要摔伤的。”在一旁观看的一年级学生徐沁小朋友说,“爸爸跟我说过,地震了千万不能跳楼,而要躲到坚固的桌椅底下或者躲到卫生间里。”徐沁小朋友来自杭州西湖小学,进入科技馆后马上就拉着父母的手来看地震科普展。
就在电脑桌边上,有两个真人大小的模拟人体躺在地上。在周围人们的注视下,两位穿白大褂的医生一遍又一遍地演示,地震发生后如何对周边伤员进行救治。“要把下巴抬高,否则平躺的人无法顺利呼吸,”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的医生刘骏峰边演示边说,观众们若有所思地点头。
“地震发生时,专业救治医疗队伍很难立刻赶到,因此幸存者的自救和相互之间的互救十分重要。”刘骏峰说,“只要方法得当,心跳呼吸暂时停止4分钟的人都能救过来,接下来就可以安心等待专业医疗队赶到,大大提高震后人员存活率。”
“地震发生后,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镇静,不能慌不择路,住在楼上的居民千万不要跳楼、坐电梯。”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在现场对观众释疑解惑,“上海的房屋设计标准能抵抗5到5.5级的地震,居民可以争取时间躲避逃生。”
“这个地震科普展办得很好!”刘雪琼的爸爸说,“我们家长自己对地震知识也懂得不多,在家很难给小孩子普及这些知识,这个展览增强了我们所有人的防震意识。”
近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制造高速发展的30年,在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后,中国制造在近几年面...
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的心,往往能打动人世间一切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