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专家型记者需要培养

企业报道  2016-12-13 10:28:15 阅读:
核心提示:近年,记者就企业希望媒体发挥怎样功能,建立什么样的双赢环境,给企业决策提供什么样信息;媒体和企业的关系如何发展?

 

  近年,记者就企业希望媒体发挥怎样功能,建立什么样的双赢环境,给企业决策提供什么样信息;媒体和企业的关系如何发展?企业对媒体功能的宏观看法,媒体对企业经营活动有何影响?效果如何?采访了西安高山流水集团营销总监张金鹏。

  喜欢主动与媒体接触

  张金鹏说,西安高山流水集团是一家专业的房地产开发管理企业,旗下有西安愿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高山流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高山流水实业有限公司、知音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安愿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与媒体打交道是避免不了的,而且比较频繁。经常会接受媒体的采访,大多数是我们主动与媒体搞一些活动或有一些主题推广计划。但是,这种主动往往带有一些“角色不平等”的味道,按说媒体是一个服务性机构,与我们打交道的媒体更多的是想从合作过程中产生商业效益,我们相当于媒体的客户,这更需要媒体强化服务意识。

  但是,媒体表现出的强势常常让企业觉得是在求媒体办什么事情。与媒体的接触方式很多,从房地产行业特性来讲,除了接受媒体负责房地产口记者的采访外,经常会参加一些媒体和行业的聚会,在这些聚会上能认识一些媒体朋友。接触媒体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企业要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其中当然也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二是我们想从媒体获取一定的传播资源;三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力争寻求一种互相支持的结合点,这也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和宣传的需要。

  张金鹏说,作为我通常以三种方式在媒体出现:一是行业代言人,我们经常会参加行业的研讨会、沙龙聚会等,发表的一些行业观点会在媒体出现;二是定向采访,这里面包括媒体采访带有行业属性的个人,听取行业代表人物对于企业、项目的观点;三是发布广告或其他信息,当然这是通过一种商业渠道。我个人更喜欢定向采访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更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

  媒体是企业的窗口

  张金鹏说,说句心里话,目前与我们行业打交道的记者大多数专业水准不是很理想,因此对企业能够提供的有用信息也很有限。比如记者在寻求“热点话题”时,更多的是需要业内人士的深度配合,背后有一大批业内人士在支持。其实我们更希望媒体是老师、是专家,选题策划得更有价值一些,多为我们提供一些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深度稿件,能给我们以借鉴和思考,使我们有问题可以向他们请教。媒体是生活的向导,它也应该成为企业的向导,是企业了解行业当前现状及社会的窗口。但是现在看来,大多数媒体的窗口作用不是很明显,只是一个记录者,对行业了解不够专业,因此对企业运营还不能够提供太多的支持。有的媒体特别开设专业板块,如家居、房产、汽车、健康周刊等,我觉得这种做法是行业真正需要的。

  事实说明,企业与媒体谁也离不开谁,媒体信息集中、相对权威,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所以离不开媒体。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利用媒体,当然“利用”在这里是一个褒义词,从大范围来看,对媒体用得好的企业自然效果很好;用得不好的,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企业与媒体这种互相推动的作用完全在于双方怎么去发挥,即媒体怎样支持企业,企业怎样支持媒体。如果说媒体只希望企业进行硬广告投入,那么必然带来企业对媒体其他版块的帮助不是很大;如果说企业需要媒体能够提供硬广告之外的服务或支持,媒体是否能做到?如果能做到,当然这个媒体就有了附加值。媒体作为相对的第三方,应该听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但是目前我们觉得媒体似乎只能听到政府和消费者的声音,而开发商的声音很少听到。

  张金鹏认为,媒体与企业应是一条心的,企业通过媒体可以了解政府和消费者的需求,努力提供令政府和消费者都满意的产品。距离在于大家互相把握,并不是说需不需要,但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

  企业与媒体在打交道时,因为经营压力很大,往往忽略了本该有的沟通过程,总是有事才会想起对方。张金鹏理想中的企业本身能有一种机制,一定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耐心地听听媒体的声音,同时媒体也能为企业提供硬广告之外的服务或支持。当然广告的交流也很有必要,但是如果仅仅只为经营的需要而与企业联系,这样的沟通就不彻底、不真诚。

更多专题
“解放思想”是企业发展的新拐点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提出“解放思想”。诚然,这是耐人寻味而又值得思考的问题。

探索新型增长方式

《孙子兵法》在论述战争胜负的时候,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战略标准:“上下同欲者胜”。常村矿开展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