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互联网+财税服务”推动模式创新

企业报道  2016-12-07 18:57:32 阅读:

  “互联网+财税服务”的崛起,使财税服务从产品竞争到商业模式竞争,从注重渠道到重视平台,从依靠产品销售到提供综合服务,从“以一应十”到精准化投放。涉税服务专业组织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竞争,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和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为纳税人提供同时具有综合性和精确性服务,更能够满足纳税人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创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传统的财税服务主要是手工模式。大量的中小涉税专业组织往往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力实现低成本的扩张。由于每一个专业基层人员多依靠纸笔、案头查账或借助查账软件、拷贝资料等手工为主的操作模式,涉税服务组织之间竞争存在同质化,服务创新及产品设计能力不足、客户体验差、服务流程不规范。由于竞争同质化,涉税专业组织生存要积累客户群,必须依靠所谓的“人脉”,要维护一个客户付出的成本较高,靠低成本扩张的方式也使得涉税专业组织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针对这种状况,税务师行业开展了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下模式。

  纵横一体化财税服务模式

  互联网时代,纳税人不仅需要专业的一体化的财税服务,更需要有价值的、甚至打包的跨界服务,这就诞生了纵横一体化财税服务模式。

  纵向一体化是指涉税专业组织在财税服务平台上提供代理记账、代理申报、鉴证报告、税收筹划、风险防控等一揽子服务。纵向一体化主要以提供基础财税服务为主,科技公司通过开发相关的财税服务软件,将财税的基本服务内容程序化,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和账务报表的自动生成。

  横向一体化需要财税服务组织和其他财税机构的深度合作。涉税专业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和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跨界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财税金融资源的自动匹配。如税收信用是企业重要的信用形式,企业财税信息和税收信用成为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涉税专业组织通过互联网实现与金融企业的对接,实现财税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对接,为金融企业找到优质客户,也可以为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企业寻找更为适合的投资机会和领域,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模式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时代特点,能够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所以财税服务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财税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即“平台+实体”对接服务,平台本身是财税服务机构,同时又可充当财税服务中介,为各地财税服务需求者和供给者提供很好的对接平台。

  平台在线上为需求者提供智能咨询和全覆盖的涉税业务,同时可与全国各地多家事务所合作,使需求者能够通过条件筛选出最合适的当地服务商,通过线上税务师预约、涉税咨询、资料传送,完成线下财税服务。

  复合型财税服务供给模式

  财税服务可以分为环境建设类服务、程序类服务、信息类服务、权益类服务。这四类财税服务应由财税服务体系中不同角色承担。

  税务机关的服务具有大众化、一般性、被动性的特点,所以税务机关应主要提供环境建设类服务,加强政策制定和纳税服务监察工作,数据化办公,与工商、海关、财政、金融等政府其他部门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建设电子税务局,方便纳税人网上申报缴税。

  事务所等财税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和主动性突出,适合主要提供程序性的服务,通过更透明的网络财税服务平台,提供高低层次兼具的财税服务,运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跨界增值服务,对数据进行分析方便企业预测涉税风险。

  权益类服务归属于非营利中介组织,为纳税人及事务所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信息政策宣传、业务信息宣传等信息类服务是各部门机构都需做的工作,运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都可以起到及时、受众全面的宣传效果。复合型财税服务供给模式能够为纳税人提供包围式服务,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愿。(刘明权)

更多专题
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1990年开始,企业陷入低谷,产品品种单一、企业包袱重、生产严重开工不足……种种原因致使这个几十年的国营...

改写中国有机胺历史

一些人往往对那些创造奇迹的企业心怀敬畏,专家学者也探寻企业的成功密码。然而,通过历史的回顾,其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