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通过创新为振兴四川千亿茶产业做贡献

企业报道  2016-12-01 17:43:05 阅读:
核心提示:——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情访谈录

  ■ 王正荣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情

●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情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企业家日报记者与《成都工业与企业家》杂志责任编辑王正荣一行驱车来到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采访,该公司位于成都市南行八十公里闻名遐迩的天然氧吧、成都后花园——绿色蒲江。这里,秋山起伏,飘逸如带;奇峰突兀,层峦叠嶂。鹭鸶于溪边漫步,松篁在林中交翠。青松不老,竹篁参天。松花与竹叶化为沃土,滋润着千亩茶园、万顷绿海。记者来到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在公司董事长万情热情接待下,一边品味着公司推出的“雀红人物三道茶”,一边聊起了茶业经济发展的话题。万情深有感触地说:“蒲江是成都市茶产业的重点牵头县。作为一个外乡人,一到蒲江,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爱上了蒲江的茶,当然同时也爱上了与之相伴的令人眼花瞭乱的五彩缤纷的茶文化。”

  做好茶业经济必先做好茶文化

  万情介绍,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茶艺表演和培训、国学茶礼素质教育、生态茶园私人定制、茶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公司。在茶文化方面下了大的功夫,万情说,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首先,它可以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的“和、正、清、雅”等比较侧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其次,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茶道中的“和、敬”等比较侧重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十分利于社会秩序和家庭的稳定;第三,它能净化社会风气,对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如物欲膨胀、人心浮躁、心理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等,茶文化可舒缓压力,以“和”为核心,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处世、加强沟通与交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利于净化社会风气。”

  因此,万情感慨地说:要做好茶业经济,还必须先做好茶文化。如何做好茶文化,那就是传承创新。

●学生茶园观光、体验

●学生茶园观光、体验

  做好茶业经济必须要创新

  作为蒲江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万情对蒲江茶产业经济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蒲江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久负盛名。为使蒲江这个茶业大县茶叶品种更丰富,万情在蒲江光明乡牵头成立“蒲江县雀红茶叶专业合作社”,稳固“雀红”茶品质,做到茶业结构更合理。公司通过不懈的努力,创新地研发了“雀红”系列红茶——“雀红”三道人物茶(妈妈茶、爸爸茶、孩子茶),对三道人物茶赋与不同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托品质良好的“雀红”三道人物茶和茶园基地,公司以创新的思路和精神着力开展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心打造出了古色古香的茶文化体验店;二是在雀红叶茶专业合作社与200多户茶农发展“订单”茶业经济。同时,利用现有茶资源,开创茶文化观光旅游;三是推动生态养生;四是带着“雀红”三道人物家庭茶,公司董事长万情走进蒲江县职业中学、社区教育学院、鹤山中学、北街小学、成佳九年制学校等,向学生表演茶艺、讲解茶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如何将茶产业和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以茶促文化发展,以文化促茶销售,从而促使公司发展,促进茶农增收?万情表示: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以创新的思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结合蒲江县“天然氧吧” 这一金字招牌,坚持做生态有机产品。通过创新,将以前被农户和茶厂认为无用的老茶叶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男士茶”(“雀红”三道人物之一)。仅此一项,就为农户每亩增收 2000 元。二是大力开展茶文化传播。公司以宣传“茶道、茶礼、茶艺”为着力点,深入学校、社区,参加全县诸如采茶节等各种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广泛地传播中国茶文化,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茶叶经济,为振兴四川千亿茶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更多专题
老行当焕新的发展新思维

如果要把洗衣店与现代企业联系在一起,多数人会嗤之以鼻;而如果要把洗衣店仅仅理解为小作坊,荣昌服务集团...

压力下蜕变的行业

许多玩具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三四成,但企业想要提价却很难,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议价能力,如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