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地冻天寒南疆行·川庆物探野外工地写真(一) 雪打帐篷“啪啪”响

企业报道  2016-11-28 21:34:05 阅读:
核心提示:南疆盆地北风嗖嗖,寒气逼人。10月下旬,当新一轮寒潮席卷天山南北时,记者与塔里木油田电视台摄制组一行,驱车数千公里,辗转天山南麓、昆仑帕米尔高原的多个勘探项目工地,目睹作业员工在恶劣自然环境中,以柔弱之躯较劲滚滚寒流的一个个感人场景,感悟石油物探员工为西部大开发而不畏艰险、敬业奉献的精神。耳濡目染,震撼心灵,特记点滴,奉献读者。

  ■ 特约记者 屈永志

  通讯员 宋伯舸 饶家豪 张野

●苟恺文(右)给同伴舀饭。(屈永志/摄)

●苟恺文(右)给同伴舀饭。(屈永志/摄)

  10月26日,一场寒流突袭天山南北,按计划采访地处天山南麓的川庆物探塔里木盆地土格尔明二维地震勘探项目。这天,天气灰暗阴冷,厚厚的云层把太阳裹得严严实实的,时有刺骨北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南疆冬日的寒意。

  吃过早饭,驱车出发。过村庄、穿戈壁,越野车一路颠簸。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眼看资料采集的仪器车就在不远处,但前面的一个沟坎车挡住了去路。记者一行只得下车,大家高一脚低一脚,踩得戈壁鹅卵石“嚓嚓”作响。12点15分,来到仪器车边,项目技术组副组长苟恺文和他的同伴正在紧张工作。仪器操作员紧盯着显示屏幕,细心搜索覆盖施工测线区域内的电缆是否通畅,检波器链接有无故障。

  还在从驻地出发时,同行的项目部小宋就介绍,1992年出生的苟恺文是两年前才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来到物探队的,到队后一直在技术资料组,今年担负了副组长。今年这个项目施工两个多月了,他几乎一直都在工地上。

  “仪器车是昨天从山里搬出来的。测线穿越的山上早就下雪了,这几天雪下得不停,已经积下了20多公分厚,本来是计划把山里的测点放完了才下山的,雪太大没法组织施工,才改变施工计划从山里撤出来,先放戈壁滩的328线。如果天气好,再有几天就可以放完了。”仪器车旁,苟恺文向记者介绍项目施工情况,

  不多时,该吃午饭了,午饭是早上出工时从营地里做好,用一个塑料保温箱带出来的。工地上气温太低,到中午饭菜已经凉了,还要利用仪器车的电源,用电饭锅热一下。据介绍,中午的午餐一般比较简单,米饭加一个菜。或是素菜,或是加点肉。今天中午这顿饭,吃的是青笋肉片和米饭。

  不远处叠嶂山峦顶上是白皑皑的积雪覆盖,黑压压的乌云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风从山那边压过来。结束对仪器内部的采访,驱车前往几公里外搭建了40多顶帐篷的的外部大班营地。车行约10多分钟,开始有细雨随风飘洒。“下的是雪喔,你们看嘛!”驾驶员王师傅说道。他打开了雨刮器,飘落越野车前面挡风玻璃的雪花不断被扫开。说话间雪已经越下越大,空旷的戈壁上空到处是雪花飞舞。到达外部班帐篷营地,此时飘落的,是绿豆粒、豌豆粒般大小的小雪球,落在帐篷顶上 “啪啪”作响。不多时,帐篷外的地面积下了一层雪粒。

  这场雪大约下了20多分钟就停了,这时刚从工地上撤下来的大线和检波器下车,资产管理员杨世明逐一对大线和检波器进行登记。他说出工时发出去多少根大线、多少串检波器都要如数收回来。有时在山里特别高陡的地方没有收下来,就要专门组织人也要收回来的。一般都没有丢失的情况发生。这边的项目马上就要结束了,收下来的大线和检波器,清洗检修后要送往下一个工区用。

  茫茫戈壁,刺骨的寒风刮走了乌云,可工地上不远处的山头上还乌云缠绕。同行的山地三队、六队项目部副经理陆洋说,这个工区很特别,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就资料采集的60多天,就有37天断断续续下雨下雪。进入10月以后,山里下的都是雪了,积下了厚厚的一层,当地老乡说今年下雪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那山里乌云缠绕的地方,现在就是在下雪,看样子原计划的完工时间还要往后延几天了。

  延伸阅读

  记者11月3日发稿时,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轮台县天山南麓的《塔里木盆地吐格尔明构造带二维地震采集》已按施工计划于10月31日圆满结束。工区从北向南依次分布陡峭山体、高大山体、戈壁砾石和冲沟河床地貌,地表海拔从1200米至3600米,局部高差在600米以上,地形起伏剧烈、切割深。施工条件极为艰苦,作业环境十分恶劣,是业内公认的地震勘探作业的高难施工区域。

更多专题
思想型企业家有多远?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在于企业家。所以说,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

城市不可或缺的“一流街道”

发展工业是经济社会崛起的保障,也是实现创一流街道、建现代城区目标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