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作实践中,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深化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资委,绝对不是为了把国有企业“管死”,而是为了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基本属性是企业,国有企业的发展必然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遵循企业发展规律,运用企业发展规律来实现监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根本要求。
从18世纪中叶世界上诞生第一个以水为动力、以使用机器为标志的近代工厂算起,企业已经走过了两个半世纪的历程,并逐渐形成一些被人们所认识和把握的规律。一是企业创业资本和扩张资本的筹集,已从最初依靠单个资本的积累,演变为运用金融手段社会筹集资本,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水平越来越高。二是股份制公司因在企业运营机制上表现出其他企业组织形式所不具有的优越性,成为现代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企业管理专业化的特征越发显现,需要会管理、懂技术、懂经营、懂金融、懂法律且视野开阔的专家型人才来打理企业。四是企业将面对来自全球性的激烈竞争,适应竞争、赢得竞争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
搞好国有企业,就必须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要真正把国有企业塑造成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开展经营业绩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促进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是股份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也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这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形成压力和责任传导工作机制的客观要求。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压缩管理链条,推进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重组和企业的改革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国资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鼓励创新,强化监管,充分发挥企业家、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当今全球能源紧张,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席慕荣的一句诗让无数怀春少女反复吟诵,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