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风雨无阻勘探忙 ——来自天山南麓川庆物探勘探项目工地的报道(二)

企业报道  2016-11-21 18:28:05 阅读:

  ■ 王智 饶家豪 特约记者 屈永志

  时间:10月11日下午3点40分

  地点:吐格尔明二维项目工地

  厚重的云层从天山深处压过来,渐渐地覆盖了正在开展地震资料采集作业的308测线上空,太阳已经躲到云层外面不见了踪影。奔驰U4000汽车挡风玻璃上噼里啪啦地打上了雨点和冰粒子,眼看天气发生了巨大变化,要继续施工已经不可能了。川庆物探第四采集工程队炮班班长唐崇荣用对讲机向正在308测线上施工作业的本班员工下达指令:“大雨马上就要来了,中继电台宛徐兵马上清点人员,挨个喊答应后马上撤离!”炮班施工人员听到呼叫后关闭电台防止遭遇雷击,收拾爆炸机,从安全的道路返回早晨下车的地点等待。

  随后,项目部设在工区高地的2号气象观察哨发布的风雨到来消息证实了唐崇荣的判断。设在山外戈壁滩的地震采集指挥中心问清天气情况后向全排列发布通知:“立即停止野外施工!工地上全体作业人员要三人以上同行,互相协助安全回到乘车地点等候。”停靠在野外的各路车辆,也都按照各自的位置,选择了安全的地方避险,等待收齐自己要接送的下山员工。

  多雨的吐格尔明紧靠天山,因为海拔高、靠近雪山,降雨相当频繁。夏秋的雨水季节过后紧随的就是大雪天气,在这个区域开展地震勘探野外施工难度非常大。为了加快作业进度,赶在大雪落下、天山雪线覆盖工区之前完成地震资料采集,施工作业人员与风雨周旋,抓紧天晴的空隙时间进行生产作业。

  据介绍。从8月9日采集工序员工开进工区,至8月下旬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遇上一场雨。如果是小雨,雨过天晴后又重新开工生产;要是雨太大,考虑到人员安全和设备故障等因素,只好顺应自然停工休息。两个月来,大雨小雨下了差不多40场,还时常伴着6、7级大风和冰雹。回想起那一个个难忘的雨天,员工们一个个滔滔不绝讲个没完。

  9月11日,我们正在336线放炮采集,一场大雨从工区上空倾泻下来。我们守站班查线员工撤离得比较晚,因为要规避路途上冲沟发生洪水的风险,在大雨过后大家才乘车出来。因为冲沟里刚通过山洪不久,地面吸入了大量的水,结果汽车被陷在大沟的沙里怎么也驾驶不出来,我们只好找车来救援。查线班的班长宋小波说。

  9月12日清晨,项目仪器组长陈明一身稀泥出现在营地。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昨天晚上组织员工去救援陷在冲沟河床的汽车,大家一齐用力拖车时滑倒在泥水中了。在营地换下带泥的衣服,他又跟上作业人员一起到工地去了。

  9月17日、19日、22日,中秋节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每天下午都在下雨,大风大雨一次又一次地洗刷了工区。人员撤离工地躲避风险后,第二天再次进山作业。

  营地主管蒲云龙说:“这个工区经常都是这样的天气,这个样子就不出去上工,那活还怎么干?大家只有出去等,到了工地如果不下大雨就下车上山。”他们就是这样游走在雨晴之间,一次又一次地与风暴和雨水周旋,在风雨的空隙中渐进地推进了勘探生产。

  10月11日下午3点40分,天上还下着雨,不算很大,云层依旧厚重。唐崇荣清点完从测线上回到乘车地点的炮班作业人员,看冲沟中的水还不大,指示汽车驾驶员发动车辆撤出工地。没有打雷,他打开对讲机,里面传出的消息使他顿觉意外。

  “工区北部测线位置已经被积雪覆盖,大雪还没有停止。”2号气象观察哨老汪在电台中正向项目部轮台指挥中心报告这一场雨雪详情。

  下雪了?吐格尔明的天气变化是如此的快。

更多专题
园区科学发展需高水平决策者

这些还有些令人陌生的新概念同冀中古城保定联系起来,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改革开放以来...

煤炭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在近年召开的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