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排障工郑豪的一天 ——来自天山南麓川庆物探勘探项目工地的报道(一)

企业报道  2016-11-14 17:59:28 阅读:

  ■ 王智 饶家豪 特约记者 屈永志

●郑豪在工地上的简单午餐(王智摄影)

●郑豪在工地上的简单午餐(王智摄影)

  向南,迎着清晨的阳光,郑豪手挎光纤传输缆线,从海拔3200米的排列接线点朝距离排列1200米外,停靠在冲沟宽阔地带的地震仪器车走来。他熟练地打开车厢外的缆线连接端口盖板,接通了外部排列。

  这是2016年度塔里木盆地吐格尔明构造带二维地震采集工程正在施工的312测线大号排列前端,位于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轮台县吐格尔明大山深处。北京时间上午10点48分,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第四采集工程队地震仪器助理操作员郑豪在这里开始了他一天紧张的工作。

  今天,郑豪在312测线刚铺设的排列上查找故障。阳光明媚的天山深处蓝天白云,日照下,云雾从积雪的山峰向上升腾。虽然太阳好大,气温却不算高,午时仪器车箱体外的温度也不过8℃度,微风吹来,飘过阵阵寒意,秋季的天山南麓过早的进入了寒冷季节。

  3345、3259、3132检波器不通,3158、3034倾斜度超标,赵登学你马上去看,徐先明你听明白了没有?听到请回话。郑豪一边检查、一边把检测出来的故障排列道和故障现象逐个传送给驻守在野外排列上各线段区域的线路巡查人员,以便弄清故障原因并及时排除。

  复杂的山地地貌和高陡的地形,勘探排列沿蜿蜒的测线穿沟过崖,如一条逶迤的长龙从天山深处高海拔区段向南延伸。高陡的地形阻挡了野外排列查线员行进的速度,虽然每个人只能守护着20至60道不等的排列段,在复杂地形和高海拔地段,行走起来就特别不容易,更别说很多位置还要绕道、下陡崖、攀登悬吊在山崖上的保险绳才能到达。

  午餐饭菜是早晨从仪器组设在戈壁滩深处的主营地自己带来的,虽然是保温盒包装,从清晨7点到这个时候(午后2点),早就已经失去了先前的温度。把饭菜倒出来搁在一个碗里,再冲上开水稍微加热,郑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检查3345、3259、3132,检查3158、3034好了没有。”内部电台里陆续传出排列查线人员的请求。“3345、3259、3132通了”,“3158、3034好了”。放下手中的碗筷,郑豪坐回到仪器前,挨个检查并一一回复。“现在,排列已经通到了2922往小号排列看不过去,赶快派人过去查一下。”

  雪山上升起的云层逐渐爬升,慢慢地遮住了太阳,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工区中,项目部设立在高地的2号气象观察哨发布了即将下雨的通知。此时,手表的时针指向下午6点,距离日落差不多只有2个小时。如此看来,2922号排列以小的故障在今天已经排除不了。因为山高路远,排列查线人员下山回临时驻地至少要预留2个小时,以保障所有人员在途中的安全。于是,郑豪下达了收工指令:遗留故障留待第二天处理。

更多专题
拷问民航业管理体制

据了解,“返航”事件发生前,在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宿舍曾流传一封公开信。这封“致东方云南分公司全体飞...

电煤重组前景看好

若国家允许第三次煤电联动,电力企业为成本增加找到释放成本压力的通道,煤炭企业也可以提高煤炭价格,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