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玉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西豹 (成都市综治办)
今天的科研院校既是象牙塔,也是一个集聚众多人口的庞大社区,科研院校是科研机构,也是教育机构,承载了国家和社会太多的希望,因此,其安全问题历来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平安科研院校建设是开展基层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亦日趋成熟,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融入到平安科研院校的建设中,不仅能提高科研院校的平安建设水平,更有利于推动基层平安建设的步伐。
一、当前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课题组的调研和资料搜集,我们发现,当前国内平安科研院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既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落后
根据调查,科研院校校园信息安全设备新旧并存,无法满足信息化背景下的治安管理防范的新需求。以视频监控为例,国内一些著名科研院校开始纷纷将监控系统替换为高清数字化系统,但事实上地方上大多数科研院校还在使用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难以达到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监控的处理要求。
2.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整体性欠缺
近年来科研院校不断扩招,随着区域面积的增加和师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信息技术防范设备的投入力度落后于校园扩张速度。此外,一些科研院校安装的是不同时间段建立的安全设备,造成不同安全防范系统混乱或者系统不兼容,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3.安全监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科研院校安全巡查、监控的任务主要由校园保卫处或者保安公司人员或者物业公司人员承担,这些人员中很多人还缺乏前沿信息技术的培训,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落后,业务水平较低,有的人员根本不懂计算机,因此无法操作和及时更新系统、运用系统,这也是所在科研院校安全监控系统无法及时得到维护,安管人员业务水平严重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脱节的原因之一。
二、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提出了推动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积极开发科研院校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科研院校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利用科研院校现有的技术和制度基础上,对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建立以网格化和等级化为核心的综合防治信息化系统模式。该系统的目的旨在科研院校内的集中指挥与集中监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2015年6月建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平安校园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在线安全教育平台、平安校园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校园舆情监测管理平台三方面内容。第一,在线安全教育平台旨在为师生提供自主学习安全知识的场所;第二,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多个子系统的集中显示,包括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一卡通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等子系统。第三,校园舆情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校园安全舆情监测、重大事件预警等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通过构建平安校园网格化管理系统,一方面能够实现校园安全知识的在线宣传和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为校园的安全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服务,促成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学校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统筹协调能力。
2.强化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撑
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为后盾。第一,加大对信息科学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技术研发强度,逐步培养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型人才。第二,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卫星信息中心等技术手段牢固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风险识别系统,实现对不同类型安全隐患的识别预警。第三,构建数字化科研院校,打造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平台。数字化科研院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统筹科学的管理对科研院校内的科研、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进行数字化整合,以实现统一的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数字科研院校的建设包括基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建设。据百度新闻统计报道,近两年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已经成功利用数字校园技术和VR技术建立三维虚拟校园。一方面,数字化科研院校模型的构建,为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操作平台,科研院校在开展教育、科研和安全管理过程中运用局域网络实现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科研院校通过三维GIS校园地图、全景拼接实现全业务功能直观管控,全面提升科研院校的安保信息化水平。
3.夯实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平安科研院校,必须依靠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一,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通过将科研院校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与数字化监控系统相结合,实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监测。此外,科研院校应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有采集上报的信息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和汇总,从而提高科研院校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2015年7月31日ZDNET网络频道的报道,清华大学在校区内设置500余台全向及定向监控设备,实现对校区内10万平方米的建设面积进行实时监控。第二,创新科研院校安全管理模式。建议通过设立安保人员不间断巡防机制,建立校园学情日志,构建集即时通信、消息发送、视频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终端设备,科研院校可以对园区内的人、事、物进行有组织的网格化管理。第三,不断改进数字化科研院校区域管理平台,定期对科研院校安全监控软件更新升级,形成功能互补、协同配合的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4.组建网格安全管理队伍
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在安全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要不断强化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自我管理和保护的能力,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院校安全管理建设中。建议科研院校组建一支由师生或者学生组织为主体的义务网格安全管理队伍,并为其配备PDA手持信息终端,便于安全员巡查校园时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通过无线信息传输手段完成基础数据信息的上报及核查。安全管控中心则对安全员反馈的信息及时录入、分析和整理,扩充信息安全系统基础数据库。因此,组建一支网格安全管理队伍十分必要。建议高校积极动员师生与员工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网格安全管理队伍组建起来,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立足点,依托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将平安科研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点,更加现代化、科技化、安全化,由此有效维护象牙塔的平安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