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某企业在分析事故根源时发现,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蛮干导致的,干部职工都认为这些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可最后仍然导致了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重点在基层,落角点在现场,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职工本身。笔者认为,抓安全工作要坚持打好四张“安全牌”,从职工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情感和安全预防上筑牢“安全墙”,才能有效确保安全生产。
打好“安全意识牌”。要结合职工队伍实际情况,切实宣传灌输好“安全为天、珍爱生命”、“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平安、健康、零伤害”等安全文化理念,筑牢职工安全思想根基,打好思想基础,通过开展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安全广播、安全电视、安全大讨论等有效形式,强化职工队伍安全意识。
打好“安全行为牌”。要强化职工行为规范,深入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健全班组和职工队伍安全行为准则,对安全效果好、防范意识强和团结协作的优秀班组和个人及时进行通报表彰;要对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令行不止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打好“安全亲情牌”。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职工学习会、班前会组织职工学习“三违”、安全事故案例,采取机关管理人员包班组宣讲形式,增强职工队伍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标语要醒目、规范,标识清楚、感人,将“家人寄语”、“职工格言”、“妻子盼你归、孩子盼你归”等温馨提示语镶嵌在工作现场和职工上下班的路上,让职工天天能够看得见,引起职工对安全的重视。
打好“安全预防牌”。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坚持“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观,事事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实行安全生产与职工收入挂钩,把安全效果与职工收入进行考核,让安全效果好的职工得实惠;要推行安全生产互保、互防管理机制,严考核、硬兑现,激发矿、科、队、班组四级人员敢抓、善管的联动机制,落实责任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周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