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有感于夏斌先生的 经济学公益事业

企业报道  2016-10-27 17:34:59 阅读:

  ■ 经济学家周报副主编 白卫星

  近日,国务院参事夏斌先生在一次学术活动发言时说,他去年发起成立了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其宗旨就是鼓励理论创新,繁荣经济科学。计划做五件事:第一是评奖,评中国经济学奖,想评出中国经济学人心目中最高的华人经济学奖,找了包括让诺贝尔奖的得主当基金会顾问,请英美世界顶级的二十本经济学类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当中国经济学奖的提名人,请一批海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当提名人。第二是成立一个经济学博物馆,把中外历代经济学家和当代经济学家的思想做一些展览。第三是成立一个华人经济思想研究基地。第四是搞诺贝尔经济学大师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年学子。第五是每年搞一次“思想中国”论坛。

  对于经济学家夏斌先生想做这些经济学公益事业,笔者认为夏斌先生的做法令人尊敬,其公益事业功德无量,应该给予十分点赞!早在2011年,笔者也想到建设公益性的“中国经济学家博览馆”,是集学术人物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珍贵手稿遗物、影像资料、学术著作收藏、学术会议交流于一体的主题博览馆。为此,笔者专门与管益忻先生进行过商讨,还征询过有关经济学家的意见。

  当时设想的博览馆应包括:(1)人物生平与文献区——主要陈列经济学家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手稿遗物、藏书等,准确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2)重大贡献与决策发展区——主要讲述经济学家作为高端智囊参与我国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重大决策和创新观点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成就,展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做了同的突出贡献。(3)影像区——主要陈列每位经济学家在成长和重要学术事件活动留下的珍贵照片、视频资料及数字化资料,集中再现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学术光芒。(4)雕塑区——拟请专业美术雕塑师为已经离逝经济学家塑像,让人们敬仰,供学界新人纪念领略老一代学者的风采。(5)学术交流区——含学术报告厅、小型会议室、经济学家学术思想研究室、学术期刊阅览室、开放式的交流室。为此,我们还与有关城市联系,终因地方领导更换频繁,此事随后搁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经济科学紧随时代步伐,产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及经济学家。马寅初、孙冶方、顾准、卓炯、薛暮桥、杜润生、于光远等就是杰出代表。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呕心沥血,为中华民族崛起冒着种种风险勇闯理论禁区,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学家群体有着为国奉献的治学精神和远大抱负,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探索的先驱,是国家经济建设与改革的功勋人物,是党和政府的智囊,他们的学术生涯和人生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雨历程,追溯这些成就卓著的一代代经济学家的光辉足迹,展示他们为共和国做出的突出贡献。记录中国经济学家的学术人生,留下中国经济学家的智慧财富,学习中国经济学家的高尚品格和学识魅力,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经济学家所经历的人生足迹,同时也为抢救已经离逝和年事已高的经济学家遗留下的珍贵手稿和影像等实物资料,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做这些经济学公益事业,笔者认为既有必要,又非常紧迫。

  特别是成立经济学博物馆,使之成为经济学家的精神圣地、活动之家,成为经济理论前沿的信息发布中心,成为以学术交流为主兼具旅游纪念活动为辅的功能性场所,必将团结凝聚一代又一代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智慧力量,对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更多专题
能效门槛困惑的制约

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无疑是一个考验。

“信骚扰”的背后

小区业主、工商企业主、职业经理人、新购房业主、车主、手机大客户、公务员、保险以及银行贵宾、房地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