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祁南矿,一幅和谐文明画卷展现在你的面前:宽阔的工业广场仿佛是一座错落有致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让人心旷神怡;干净整洁的办公楼里,干部职工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为矿井的建设发展尽职尽责;百米井下,运输大巷宽敞明亮,职工们在工作面、掘进头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规范操作、精细施工;工人村,一座座住宅楼有序排列,楼道整洁,健身、休闲广场宽敞明亮,居民和睦相处,尽享和谐之乐。
当日历翻过2007年最后一页,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矿迎来了第7个春秋。祁南矿自2000年投产以来,历任矿领导班子秉承“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矿业”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科技进步,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矿井核心竞争力;以精细化科学管理,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经营运作的效率。他们在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六害”俱全等困难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目前已成为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主力矿井,连续4年原煤生产能力保持在200万吨以上,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安全质量标准化在集团公司名列前茅,职工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全煤系统文明煤矿”、“淮北市和集团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07年,祁南煤矿生产原煤228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超利500多万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视安全为职工最大利益
祁南矿为了把“安全是职工最大利益”、“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这一管理理念根植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心中,矿领导班子在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同时,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祁南矿是一个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压“六害”俱全的矿井,为扎实抓好安全生产,这个矿按照“精、细、严、实、高”“五字”要求,将安全工作与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通过严抓、细管、实做,构建具有祁南特色的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他们从安全隐患的排查入手,每一名下井的管技干部领取下井记录卡,不仅要当场询问职工安全知识,而且要三次巡查当班安全隐患,对小的问题当场联系解决,现场不解决的记录在卡上,上井后汇报到信息汇报站。
同时,技术部门检查人员、安监员、班队长、群安岗员、青安岗员下井都要带上隐患排查卡,上井后汇报,织成了一张多层次的安全隐患排查网络。这些安全隐患经安监人员汇总后,按照定内容、定时间、定责任人、定单位、定落实效果的“五定”要求进行落实,由安监处进行事后监督和检查,实现安全隐患闭合管理。有时矿每天排查的安全隐患最多能达到600多条,这些细小的安全隐患经过有效整改后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
祁南矿还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对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新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则进行梳理、整合、完善,制定出切合工作实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把目标任务进行明确的细分,分解到每一处、每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件件有落实”。
2007年,祁南矿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实行“4321”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其中素质达标占10%,每两个月考核一次,凡考试不合格的一律取消素质达标工资,相应扣发管理责任人安全效果部分的考核工资,培训、考试成绩优异的除兑现相关的浮动工资外,矿上另行给予每人50元奖励,切实提高了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荣获2007年度全国煤炭工业系统劳动模范的祁南煤矿矿长周卫金在谈到煤矿安全生产时认为:“抓好安全,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职工的最大福利,也就是最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精细管理注入发展活力
在2007年初的一次管理会议上,祁南矿党委书记刘杰说:“今年是集团公司管理创新年,祁南矿作为集团公司主力生产矿井之一,如何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好的业绩推动集团公司新一轮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个位祁南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学习倪龙精神就要和当前开展的管理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掌握运用管理创新知识的能力,自觉践行创新实践,提高工作执行力,努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安全精细化、内部市场化、生产集约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促进矿井‘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浪,祁南管理春风起,该矿紧紧抓住管理创新年这一契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技术、成本、煤质、资金、劳动人事、管控模式等各项工作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为企业发展扬起了强劲的风帆。
矿上制定的瓦斯综合治理模式在职代会上获得通过,成为企业长期治理瓦斯的标准模式;进一步强化“走动式管理”,机关职能科室人员分成5个小组每天在矿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并进行跟踪督察,一年来,发现问题1000多条,全部实现了闭合管理。着力提高井下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测监控水平,积极推进一岗多能、多岗合一,加大合岗并岗力度,提高管理效率。该矿还组织开展了管理创新论文征集活动,并成功举办了管理创新论坛,开展了基层管理创新成果征集活动,共征集基层管理创新成果53项,其中上报集团公司17项。安全文化和瓦斯治理的管理创新成果荣获集团公司一等奖。
同时,矿上加大内部市场化运作力度,建立了市场化运作信息平台,煤矿精细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材料计划、审批、发放、统计、考核的网上办理;实施经营市场化管理以后,经营控制压力由矿充分下移到基层生产单位,对以往容易跑、冒、滴、漏的常用生产物资,如柱鞋、炮泥箱、木料等,使用单位自发加强了控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去年全矿节约资金近300多万元。
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矿区
2007年以来,祁南矿坚持以创新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重新整合、优化党建工作管理制度,使党建工作从“柔性”管理迈向“刚性”操作。矿党委在年初即要求基层党支部围绕安全生产、先进性建设、民本工程等方面创新党建管理方法,并设立了党建管理创新奖。
综采区党支部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员安全先锋岗”和“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党员同所在班组每月排查出来的11种安全隐患人签订安全联保责任制,区党支部制定了安全帮教考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传帮带”作用,对帮教职工进行谈心和安全知识传授,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一个党员带动一片安全”的良好的安全氛围。“七一”前夕,“党员安全先锋岗”、“双带动、双提高”等10个管理创新方法获得了矿党委表彰。
祁南矿现有4000多名职工,有的喜爱运动、有的喜爱文艺、有的喜爱集邮。以前由于没有正式成立协会,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比较松散,职工的一些爱好得不到交流提高。2007年以来,矿工会认真倾听职工的要求和呼声,在2006年成立了钓鱼、书画、棋牌、音乐、舞蹈等十几个业余文体协会的基础上,指派了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同志义务担任协会的负责人,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退休后的祁南矿原朱副矿长主动担任了钓鱼协会的会长,他积极参与协会的相关事项,组织有钓鱼爱好的职工及退休老同志100多人参加了协会,成为业余协会队伍中人员最多的一个。参加舞蹈协会的职工任凤说:“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吃穿不愁,就希望有一个好身体,有了这个协会,既增进了交流,丰富了娱乐,又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三得。”
科技创新增强生产效率
祁南矿地质条件复杂,严重制约着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高。为此,煤矿提出了科技兴矿的发展战略,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该矿先后装备了综采、轻放、4套综掘等机械化生产设备,生产效率显著增强。
2007年3月24日,综掘区一队生产进尺突破25米,同日,综采一区生产原煤5000多吨,机械化生产双双报捷。矿党政领导和广大职工真正认识到科技对生产和安全的贡献。经过反复设计、试验,矿技术人员研究出在“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新工艺,取得了可喜突破,工作面单产大幅度提高,多次打破集团公司综采月产纪录,创建并巩固了一支年产原煤百万吨的综采区队。为确保矿井正常生产接替,他们积极购进大功率综掘设备,多次打破了集团公司综掘月进尺纪录。针对特有的地质构造,还大力推进支护工艺改革,推广锚注法施工,并结合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高地压构造复杂带软岩支护的研究与应用”,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加强机电、运输科研攻关,积极推广机运系统智能控制化。祁南矿人清醒地认识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对井下的一些工作地点进行地面自动监测监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是未来煤矿机电装备的发展方向。先后在供电、提升、通、压、排、运等系统积极应用、装备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已经完成的有双级螺杆压缩机应用及空压机房远程控制系统;KJ85煤矿井下供电远程测控系统;矿井胶带输送机集控和远程监控系统;KJ15A矿井机车运输监控系统;副井提升机运行监控系统;主井提升机及主井上、下口装卸自动控制系统;中央风井及西风井远程监控系统;35/6KV变电所6KV、35KV高压柜电磁式继电保护更换为微机型保护;井上井下各要害场所已经实现工业电视监控。其中KJ85煤矿井下供电远程测控系统荣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为进一步共享信息,提高生产调度效率,实现提前控制、超前预防,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2007年初,这个矿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集约高效的原则,提出建立智能化、远程控制化为一体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作为祁南矿新的安全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祁南煤矿在向数字化、信息化煤矿迈进!
创新管理机制,内用人才,外引智力。2006年4月,有54名职工分别参加了该矿举办的采矿、地质和机关管技3个专业人才库综合考试,矿团委推荐了7名优秀青工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采矿大专班学习,并有多名青工通过公开招聘走上了管理岗位,激发了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创佳绩的热情。4年多来,该矿从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55名,占全矿党员总数的12%。进入矿级领导班子、走上科区级领导岗位的有135名,这些人都已成为矿井“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投产近7年来,该矿完成科技项目200多项,多人次、多项科技成果荣获省、市和集团公司的表彰。
保运一区技术员林欣,针对主井提升系统卸载监测保护技术及手段滞后,无法实时监测卸载量,不能对提升机提供可靠保护,制约了主井系统的全自动运行的问题,提出《主井卸载监测保护技术》,项目实施后,实现了整个提升系统的全自动运行。特别是针对提升箕斗、卸载煤量监测,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技术和手段,避免了重载下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创直接经济效益达9.1万元。据统计,该矿2007年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实施率高于同期水平的162%。
同时,该矿先后和中国矿大、安徽理工大学、重庆煤科分院等合作,积极开展南大巷长距离安全揭煤、82采区区域性治理、中央风井风机性能鉴定、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与优化模拟、349深孔预裂爆破提高透气性、82采区7煤瓦斯赋存规律研究等科研攻关,提高了瓦斯抽排效果,连续15个月实现瓦斯零超限,使多个工作面实现了安全掘进和回采。通过优化通风系统,减少采区通风设施数量,完善了主要进、回风巷道间反向风门、突出区域正反向风门,提高风门“三化”水平,并先后安装了328、349、711移动抽放系统,采取顺层孔、高位孔、风巷孔及老塘埋管等多方位的立体抽放措施,确保了高突区域的安全生产。
针对矿井煤层赋存变化大,煤层松软、透气性差,软岩分布广,区域瓦斯赋存差异大,强突煤层保护层开采条件差,而局部治理风险大,不可控危险大,不可控危险因素多,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现状,经多方调研,矿上提出“区域治理为主,局部治理为辅”的瓦斯治理理念,分煤规划、分区治理,实行“一层一策,一区一策,一面一策”,统筹安排瓦斯抽采和煤炭生产,为瓦斯治理提供充足的时空保障,研发了“多层组合保护开采、底板岩巷条带穿层钻孔强化预抽、加顺层钻孔强化预抽、顺层钻孔递进预抽掩护”等为主的瓦斯治理模式,其中“祁南矿瓦斯灾害治理模式”和“祁南矿瓦斯灾害治理技术保障体系”获2007年度安徽省和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打造企业和谐团队,构建企业和谐文化,在企业和...
坚持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解决煤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努力让循环经济成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