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太日皋(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无论是关于“巴”字的解析,还是伏羲与女娲的传说,它的起源就是脚下这片崇山峻岭,坡陡沟深,地势险要的乐巴之地。世代蜗居于深山峻岭中的巴人,即使到了今天也无法摆脱贫困与落后,有相当一些人从没有走出过大山,更没有见过火车。也许正是由于这里是僻壤之地,才创造了那样多的神奇与传说,不仅有远古的,更有近代的红色传奇,乃至于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革命圣地之一。
巴中地灵人杰,这里不仅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博士、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等名人故里,而且尤以厚重的红军文化而闻名遐迩。这里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当年的红四方面军为策应红军实施战略转移、为红军北上做出了贡献。
几千年的神话还在流传,如今的革命圣地也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巴中人们受到交通的阻碍依然被封闭在崇山峻岭之中,直到两年前的一群人走进了这万山丛中,随着一阵阵的炮声和机械的轰鸣,这里的寂静才被彻底打破了。这群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现代文明延伸向几万年亘古不变的巴山崇岭之中,结束了巴中没有铁路的历史。这群人就是当代铁路交通建设的先行者——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的员工们。他们绝大多数来自铁道兵,充分发扬铁道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拼搏奉献精神,在历时两年的时间内,风餐露宿,艰苦卓绝,精细管理,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巴渝之地上书写出新的传奇,在崇山峻岭之中架起一座新的丰碑!
巴山深处开山人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眼前神秘离异的风光,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惹人注目的是一条时隐时现的铁路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它宛如一条蛟龙,穿行于崇山峻岭,不见首尾,充满神奇与力量。这就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乐巴铁路,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在沿途亲眼目睹了乐巴铁路沿线建设现场,工地上车流如织,一座座桥墩拔地而起,一条条隧道在机器轰鸣声中不断掘进,一道道山梁在机械师的操作中渐渐变为坦途。乐巴铁路沿线,到处是火热的施工建设场面。
新建的乐巴铁路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境内,是连接宝成、襄渝两大干线铁路的一段重要支线铁路,是规划铁路广元至达州中的乐坝至巴中段。该段从普济至乐坝地方铁路的乐坝站接轨,经由巴中市南江县的赤溪、下两、元潭、枣林等乡镇,南至巴中市北面设巴中站。铁路全长53.2公里,铁路建成后的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技术等级为地方铁路一级预留国铁Ⅱ级基础,正线数目为单线,估算总投资8.3亿元,项目设计总工期15个月,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08年全线建成通车。
乐巴铁路由铁道部成都铁路局、四川省地方铁路局和巴中市三方合作修建,是四川铁路路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条铁路的建成将彻底结束巴中市无铁路的历史,对改善革命老区投资环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动巴中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曾先后参加了青温、普乐、隆泸、达成、达万、金筠、泸纳、纳叙、归连及法国拉法基铁路专用线、鲁班山南矿铁路铺轨工程、宝成复线、达成铁路技改等工程的建设施工,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之中、江流大河之上,用钢轨铺出了铁路交通的万里长城,耸立起了一座座丰碑。在激烈的竞争中,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以其优秀的管理团队、过硬的施工队伍和骄人的施工业绩,一举夺标,成为乐巴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精心组织保高效
面对老区人民的这份热切期盼,公司领导班子感觉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高度重视,特地安排副总经理周英军挂帅出任乐巴铁路建设工程的项目经理,坐镇现场亲自指挥。周英军出身于铁道兵,有着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可谓是身经百战。乐巴铁路是一条建在崇山峻岭中的铁路,由于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原因,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谓是两多两难。两多就是桥梁多、隧道多,在该公司承建的乐坝至巴中段站前工程(Ⅱ标段),线路全长仅23.434公里,但却有桥梁24座,其中特大桥一座、大桥7座、中桥16座;隧道8座,涵洞58座。两难就是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紧。用周英军的话说就是必须组织精兵强将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技术管理方法才能如期完成乐巴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向巴中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确保工程质量,公司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周密的施工计划。首先,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度落实。他们抽调出一大批精干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和施工队伍,在施工前,专门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思想教育,明确各工种对应的职责,严格责任到人,各尽其责,打好人员素质基础,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做好准备。
其次,在施工建设中、在整个建设工期内,他们坚持每天举行一次例会,对前一天工作做出总结,对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对施工单位每天了解一次工程进度,目的是利于项目部工作的整体推进,发现问题当时解决并组织协调;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施工队长会议,要求安全员和安质员每天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对整个铁路建设工地的作业点和作业面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检查。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目标,要求施工队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完成乐巴铁路建设任务。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铁军,在深山丛林之中、在沟壑天堑之间,摆开了一字长蛇阵,一道道隧道、一座座桥梁的施工现场成为他们的主战场,现代化的施工机械与远古的劳动号子交织成一曲新时代铁军壮歌。上有蚊蝇叮咬、下有蛇蝎威胁,但他们挥汗如雨,赤膊大干,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激情,在这里体验到的是建设者们的纯情与激情,是铁军的雄壮与酣畅……
项目指挥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一线服务、为施工单位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克服了设计规划在实际施工中发生变化、导致成本上升及因赔偿问题产生的村民阻工、物价上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各种严峻问题,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众志成城建奇功
为保证乐巴铁路的建设,公司领导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带领职工发扬铁道兵精神,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关心职工生活、关心工程进展,切实为施工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对职工家里的实际困难做到及时了解、及时解决,对职工承诺的事情做到坚决兑现。同时,他们想方设法,努力提高一线员工的福利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公司还提高施工现场职工的补助力度,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得到了职工们的普遍好评和积极响应。
在铁建公司工作20多年的副总经理周英军有一个“拼命三郎”的绰号,早在1998年建设达万铁路时,他就主动请缨任分公司经理。他干工作有一个信条: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工程建设期间,在他身体患病每天吃药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开工后,他每天都坚守工地处理繁忙事务,亲自到现场检查工程进度和施工困难,事无巨细地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各施工队本着对业主负责、对老区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尽量节约成本,为业主单位和国家节约资源。
公司领导班子对乐巴铁路建设高度重视的同时,为保工程质量,专门增加了质量检验人员,专门负责抽查各种材料、工艺、流程是否达标,重点部门施工、监控人昼夜值班,质量管理具体到人,所有材料都要经过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严格检测,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使用。
乐巴铁路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这里有着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保护好这里的自然环境,他们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向他们灌输环保理念,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不能任意动火燃烧,要全部做到填埋处理,施工现场周围要做好挡墙,用草铺好,不能让雨水直接冲走沙石,工程结束后还要恢复原有的植被。
在施工中,他们克服了地形条件复杂、建设任务重、工期紧、围岩破碎、近8公里的优化方案迟迟不能落实等一系列的工程进展困难,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科学制定施工计划,统筹调配施工机具和人员,确保了全线建设的顺利进行。王家河隧道位于下两镇王家河,自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发扬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实现了安全质量、环保、进度齐头并进,仅用70天就如期完成了施工目标。伴随着乐巴铁路王家河隧道胜利贯通,标志着乐巴铁路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并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这是乐巴铁路贯通的第一个隧道。
铁建兵的艰苦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不仅表现在施工中和工作中,还表现在生活上,虽然公司的大多数人离家并不遥远,但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都是每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有的人甚至到一个工程结束才肯下阵地。他们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特别能战斗的“铁道兵”精神,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尾声】
在当地政府长期关怀和支持下,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乐巴铁路建设项目指挥部以高效、优质的工程建设,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本着对老区人民负责、对业主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向老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业主的高度赞扬与好评。在乐巴铁路即将全面建成之际、在未来企业发展路上,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将继续坚持“推崇科技,规范管理;质量优良,精益求精;信守承诺,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以现代企业管理促发展,以诚信、守信、做大做强、快速发展为动力,安全、优质、高效地服务用户,回报社会。
崇山峻岭舞蛟龙,数桥飞架写传奇。巴中因交通不便而落后,人民因交通不便而贫困,老区人民企盼铁路、企盼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企盼摆脱世世代代的贫困与落后,而这一切,都将随着乐巴铁路的建设成为现实。乐巴铁路建设将会大大改变巴中交通现状,伴随着国家对老区、贫困地区关心支持力度的加大,巴中旅游、人气、商机必将迎来一个艳阳天,而这群开山人又将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