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锦
进入8月份,国资委推出央企版的风险投资基金。一时间,央企风险投资基金引人注目上。各省市跃跃欲试,包括央企在内,似乎有一股国企风险投资基金潮在望。
目前的中国,政府不便投资刺激,民资也不肯投资,于是眼光再度投向国企业。国企风投有跑步入场的味道。
稍前,国资委指导、中国国新集团发起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深圳。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按2000亿元人民币设计,首期规模1000亿元。是这件事的开山之作。
最新的一个案例是,广州市国资委牵头制订的《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市政府批准印发,由国资收益、市属企业联合出资成立广州国资国企创新投资基金(母基金),联动聚集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子基金,首期基金总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深圳、广州这么做了,其他省市也在运作。
该基金将重点投资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促进中央企业间合作。同时,将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开发和投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充分发挥国家级基金的资本优势、机制优势、人才优势,促进国家战略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对于纷纷设立的国企投资基金,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投资基金是一种新的投资模式,使国企的资金找到新的空间,把资本要素活跃起来,也可以弥补民间投资的不足。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很大,基金一般投向新兴产业,对鼓励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有积极意义,有望成为创造新动能的重要手段。如果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设立国企投资基金,会在全国形成很大的体量,也许达数万亿。
显然,基金不会进入处置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主要是盈利性和回报率的考虑。相比之下,国企更愿意投资增长较快、收益较高的新兴产业。
从国家角度看,是用于刺激新动能。国企参与应当充分发挥国企资金引导、放大作用,重点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国企资金的政策引导、放大作用,积极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融资结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外界对国企投资基金盈利性的担忧,也是有的。保值增值是基本的要求,盈利是基本目的。国有企业从事创业投资主要的风险是国资的保值增值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资部门对国企投资的监管很严,也已经有制度规定来保证监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如果出现重大失误要终身负责终身追责,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显然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去年下半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强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滥用和流失,今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明确,一旦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后果,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 并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看来,国企业负责人在今后投资是十二分小心的,不会重复2008年后的故事的。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终身责任下赌注的。
曾国藩身边有位薛福成,常说一句话,“夫天下之事,运之以才,而成之于财力。若财力不裕,纵才力虽宏无所用...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属国资委在赣企业,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集桥梁工程施工,钢桥梁、钢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