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无论是久负盛名的晋商、徽商、粤商、浙商、闽商,还是如日中天的苏商、沪商、京商、鲁商、豫商,从未有“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身影。他们在哪里?
明代理学大师朱熹讲学岳麓山脚,开创“惟楚有材,於斯为盛”的文化湘军先河,清代名臣曾国藩缔造了“无湘不成军”的军事湘军、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湘军、影视湘军、体育湘军、出版湘军的不断涌现,把“湘军”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改革开放近30载的商海沉浮中,惟不见商界湘军。他们在哪里?
公元2007年9月26日,天下湘籍商人会师长沙,面对麓山湘水,郑重起誓《湘商宣言》。至此,一个极具爆发力的经济新群体腾空出世;至此,历史应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崛起的湘商,将开启属于湖南人的重商时代。
湘商品牌撬动富民强省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湖南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毛七星说,政府着力打造“湘商”品牌,就是想把这一品牌作为契机,期待湘商归来发展共赢,富民强省。
二者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正是这位于2006年年底新上任的湖南省经协办主任毛七星,在2007年年初首创“湘商”新概念。尔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和省长周强在2007年首届湖南异地商会会长年会上正式提出。
“新官上任三把火”,毛七星打造“湘商”品牌的三把火,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组织2007年首届湘商大会。9月26日—28日,由省政府主办,省经协办牵头承办的首届湘商大会在长沙举行。来自美国、奥地利、意大利、马来西亚、荷兰、泰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5个省(区、市)67家湖南异地商会,湖南14个市州的代表以及特邀嘉宾共3000多人参会。促成195个合作项目,总投资453.1亿元,合同引资442.2亿元。
第二,提出区域合作应由商会及相关商业协会主倡。毛七星认为,区域合作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应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商会、行会主倡———企业主体”的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各异地商会组织回湘考察100多批次,通过湘商引导和回湘投资的项目达200多个,引资到位150多亿元。
第三,重点建设湘商网络。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立湖南异地商会54家,还有14家正在筹备,共有会员企业2万多家,调度和归集资金能力超万亿元;湘商网和经协网点击流量超过10万。
湘商精神浓缩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千年积淀,博大精深,历来为学者津津乐道,却总也道不清说不明。
湖湘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湖湘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并足以“鼓天下之动”的灵魂是什么?
正在崛起的湘商,敢于挑战这一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颇具争议的重要课题,并给出了自己的明确答复。
《湘商宣言》曰,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乃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实事求是”。“心忧天下”,意味着湘商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敢为人先”,意味着湘商须拥有更多的创新能力;“经世致用”,意味着湘商须开拓更广的务实空间;“兼容并蓄”,意味着湘商须学习更新的和谐理念;“实事求是”,意味着湘商须发扬更强的诚信意识。“责任、创新、务实、和谐、诚信”———湘商群体将以这10个字作为当代湘商文化之精神。
为何一群崇尚重金主义的商人要在故纸堆中久久思索湖湘文化之精髓?
毛七星给出的答复是,湖湘文化是湘商的软实力,也是湘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湘商团队的最高层次。历史已经证明湖湘文化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任何时候,只要它找准了切合点,其力量是无坚不摧的。
毛七星最后告诉记者,打造湘商品牌,注重湖湘文化,就是借湖南文化大省优势,通过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湘籍商人凝聚起来,期望引万商入湘,将湘商打造成湖南的资源,开启湖南的重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