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某煤矿企业在分析安全事故时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大元凶居然是现场支护材料不齐。原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正是由于材料投入不足,最终酿成了事故,这再次给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安全投入绝不能打折。
近几年来,由于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全国绝大多数煤矿企业亏损严重。各企业为了降低亏损,纷纷打起了节支降耗牌,有的大量减人、裁员,有的大幅降薪、拖薪,有的甚至动起了歪脑筋,在安全材料设备上也省了又省,最终呈现出安全生产严重投入不足的问题,给安全上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隐患。
众所周知,安全是天字号工程,安全生产就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生产,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企业在安全投入上打折,员工的生命安全就失去了保障,这无异于谋杀,这样的企业即使生产效益再好,最终也会补安全事故所吞噬。在安全经济学上,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实践证明,通过事先的安全投入,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有效的良策。
“安全第一”不是一句口号,“安全红线”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尤其是当利润、产量、进尺、成本等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让位于安全,切实做到“安全高于一切”、“一切为安全让路”。
笔者认为,安全投入不打折,就是要树立越是困难越要注重安全投入的理念,做到企业安全生产不能输在投入上,特别是安全投入,一分也不能少,一分也不能打折;要在生产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下功夫,从源头上合理规划安全生产投入,省去不必要的投入;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安全资金要专款专用,在安全投入上要有预算、有检查、有考核,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构筑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夯实永不动摇的安全基础,才能真正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周承红)
法蓝瓷凭借独创“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成为了惟一能够与世界最知名瓷器品牌比肩的华人品牌。其经典而不失...
近年,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九所高校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