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当代百佳书画名家系列推荐——刘伟

企业报道 作者:苏启瑞  2016-09-12 08:23:01 阅读:

刘伟

  刘伟,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2015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部分展览情况:

  个展:2006年“童话世界”个人油画展;2005年“麦田”的守望—油画作品展(重庆美术馆)。

  群展:2015年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2013年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实验艺术文献展(重庆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2012年“收藏天下”文轩美术馆当代艺术展(成都文轩美术馆);2010年川美70周年校庆回顾展;2008年川美研究生作品联展(上海) 2007年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北京);2005年“鲁艺杯”全国高校美术教师作品展(优秀奖);2005年“城市与乡村主题活动”联展;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重庆);2004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年展(研究生奖)。

  前 言

  想必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孩提时代对画画的热衷完全出于内心单纯的宣泄和好奇的表达。白纸的草香、铅笔的灰末、蜡笔的光泽都会让人迷恋和回味无穷。这种无法抑制的热情一点无关乎名与利,更无关乎宠与辱——值的庆幸的是,这种情怀一直伴随着我,而且成为了我以后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兴奋剂。

  一旦面对画布,手执画笔,我便会自然而清晰地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血液的沸腾……自2000年有了可以沾沾自喜的第一张油画作品《古镇》始,至今不觉已十年余。这些时光中与我相遇共生的人、事、草、木,他们都是我的人生中无法复制和倍加珍惜的伴侣,大大增添着生活的欢愉与苦痛,同时也去除了生命中的诸多遗憾和孤单。

  2000-2002年,我热衷于风景画的创作。当置身于宁静的自然面前,我内心格外的坦然真实,没有丝毫隐讳与羞涩,其乐融融。

  2002-2005年是我研究生的学习时光,这期间我创作了《童年系列》作品,以乡村生活片段作为载体,意在表达我面对即将和正在逝去的乡村的复杂感受;在此期间,我还创作了《个体系列》作品,开始关注身边一些脆弱的生命。2005年,我毕业参加工作,离开了川美,离开了教导我的恩师和一起学艺多年的同窗们,到南充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2006年开始,我把创作目光转向了工作生活的城市。

  这里和其他城市一样,在新旧更替中一切都在剧烈变化着。还房,棚户、农民工是我这段时间关注的对象。2009年至今,我便开始关注生态和人性方面的一些话题……我的创作思维似乎一直行走在路上,没有起点和终点,所以我不会成为成熟风格的奴隶,永远尊重随性而作,有感而发的真实体验。

  自2008年开始,我就有了出一本自己画册的想法。一者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的作品与朋友们分享,二者也把自己十年来的心血、十年来在艺术世界中的探索做一个阶段性的梳理。

  在纷扰的生活中,作为一个普通艺术家,人微;一个普通艺术家发出的声音,言轻。然而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种呼喊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在此,感谢孕育我的天地!感谢哺育我的父母和至亲! 感谢教导我的老师们! 感谢帮助我的朋友们! 感谢身边点滴的因缘、聚散……。

  于南充

  2011年5月21日

刘伟作品1《何时重返我的家园》布面油画2013年

刘伟作品1《何时重返我的家园》布面油画2013年

刘伟作品2《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布面油画 100×75厘米 2012年

刘伟作品2《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布面油画   100×75厘米  2012年

刘伟作品3《追尾》布面油画 2011年

刘伟作品3《追尾》布面油画  2011年

刘伟作品4《西河· 阳光水岸》布面油画 2007年

刘伟作品4《西河· 阳光水岸》布面油画  2007年

更多专题
满载创意打造新瓷器时代

法蓝瓷凭借独创“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成为了惟一能够与世界最知名瓷器品牌比肩的华人品牌。其经典而不失...

在深海发展蓝图中翱翔

近年,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九所高校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