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是谁忽悠了谁?

企业报道  2016-09-06 15:52:39 阅读:

 

  近年来,随着居民节水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号称能够节水的洁具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据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面上许多打着节水旗号的洁具实际上根本不是所谓的“节水先锋”,而是典型的费水大户。业内人士指出,类似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使得卫浴行业面临诚信危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急速膨胀,在全国购房热的浪潮中,卫浴行业作为房地产业的附属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伴随着卫浴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投诉问题也日益增多,给卫浴行业的整体形象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在日前北京举办的一场品牌研讨会上,乐伊品牌发言人李兆峰透露,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双档洁具95%属虹吸式冲水方式,实际上并不节水,这些产品应属不合格产品。根据新的《卫生陶瓷》国家标准,用水量在7.5升以上的洁具属不合格产品,6升以内的为节水产品。根据这一规定,目前市面上的双键洁具实际上根本不是所谓的“节水先锋”。类似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卫浴行业的发展秩序,使得行业面临诚信危机。

  据了解,有些厂商生产的所谓3升/6升双键洁具,实际上用水量根本不是3升和6升,而是6升和9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3升是完全不可能产生虹吸作用的。这种双档洁具实际上并不节水,相反是费水大户。也就是说消费者想要节水的初衷反而被引导到了费水的误区中。

  部分品牌受困“国标门”

  2007年5月1日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GB6952-2005《卫生陶瓷》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对洁具的水封深度、水封表面面积、用水量、水封回复等配套要求及冲水装置防虹吸功能等6个方面做了强制性规定,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将退出销售市场。

  其中,强调节水是新国标的一大重点,新国标规定,洁具用水量在6升以下、小便斗用水量在3升以下的,为节水产品;用水量等于或小于7.5升的,为合格产品;大于7.5升的,为不合格产品。新国标中还规定,所有带整体存水弯管的卫生陶瓷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毫米;安装在水平面的洁具水封表面面积不得小于100毫米×85毫米;水封回复应不小于50毫米。水封方面如果达不到上述标准,可能造成卫生间有异味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该标准也为强制性规定。

  新国标中的一些强制性规定,成了一些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新国标实施已经半年有余,但记者经过对北京的一些建材和家居卖场进行走访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品牌贴有新标准标识,大部分品牌并没有明显标识。而且,不仅消费者对这一新国标不了解,甚至很多销售人员也是一问三不知。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厂家生产的产品,因为在水封深度等方面仍达不到新国标的规定,就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逃避,如一些厂家花钱买个免检标志来,或拿新国标实施以前取得的免检报告来忽悠消费者。

  也有一些厂家对新国标提出质疑,认为新国标太苛刻,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国内很多品牌将面临灭顶之灾,也有一些厂家认为新国标只是装点门面的,不用严格执行。

  有关专家认为,修改后的新国标弥补了洁具标准的不足,有助于稳定洁具市场秩序,但市场监管仍有待完善。标准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与之配套的措施也必须跟进,否则,缺乏执行力的标准难免成为摆设。

  误导消费者

  2007年,“节水”成为卫浴行业最大的卖点,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品牌的“节水”产品。而消费者对卫浴产品如何“节水”这样的专业知识并不知晓,一些厂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大肆宣传造势,造成一些消费误区。

  据了解,目前我国卫浴行业中,高端市场几乎尽是海外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则有3000多家本土品牌,其中规模较大的大约为50—100家,其他都是些小型企业。这些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质量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明显劣势。新国标的实施,使得卫浴行业洗牌加剧。

  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在产品的宣传上动起了歪脑筋,甚至不惜忽悠消费者来制造卖点。比如关于双键洁具的问题。李兆峰介绍,双键的设计来源于欧洲,它是针对冲落式冲水模式设计的,这种洁具的用水量为6升和9升,而不是3升和6升。目前,我国卫浴行业在冲水模式上基本以虹吸技术为主,这种模式下,要产生虹吸效果,所需要的用水量为6升,这一技术瓶颈当前仍无法突破。6升/9升的双键洁具,被宣传成了3升/6升的“节水先锋”,就是利用当前节水这一热门概念,制造卖点。实际上,按照新国标中关于用水量的有关规定,用水量为6升/9升的双键洁具是不合格的。

  在水封方面,一些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的洁具存在水封深度不够等问题。如果水封不够,将会降低洁具的防臭能力,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同时水管中的有机废物发酵产生的废气会通过不合格的水封逸出,造成对人身健康的伤害。

  李兆峰说,一些不规范的卫浴企业存在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如,新国标规定,冲水装置要具备防虹吸功能,但很多中小品牌的产品也做不到这一点。防虹吸不合格,一旦发生停水,供水管中出现负压,容易产生虹吸现象,导致洁具水箱中的水倒吸进自来水管道中污染管道,造成饮用水被污染。一些厂家的产品防虹吸不合格,竟然别出心裁地宣称自己的产品能产生“二次虹吸”的效果,把不合格的产品推向市场。

  另外,洁具冲水圈下不施釉,是德国乐伊(ROY)、科勒和TOTO等国际一流品牌的通行做法,因为如果施釉的话,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可能造成部分冲刷孔因釉融化堵塞,从而影响全面冲刷效果。但一些小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也在冲水圈下方施釉,制造产品的卖点。实际上,这样使得成品无法全面冲刷,也把消费者引进了误区。

  中国陶瓷协会副秘书长侯文全认为,目前我国卫浴洁具年产量在8000多万件,高档产品集中在大的城市周边,如北京、上海、佛山等地,中低档产品生产主要在广东潮州,占了市场的50%到60%。新国标的出台非常及时,新国标的实施对于中高档洁具企业来说有促进作用,对于中低档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限制。由于那些作坊式洁具生产企业技术不配套,每年产量有限,他们要执行国家新的标准,难度确实非常大,但它还要生存,所以在销售手段上就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手段,但这样的产品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呼吁良性竞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产品环保、时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以及普通家庭中“一户多卫”等情况的出现,我国卫浴产品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中国的卫浴终端消费市场销售大约为100亿元,2008年卫浴市场总量预计将达到172亿元。伦敦出版的《亚洲陶瓷》杂志估计,近几年中国卫浴设施的需求量将达4400万件,而美国只有3500万件,也就是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浴产品消费市场。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王毅强告诉记者,房地产发展为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在2007年,我国装饰装修产值已经达到1.4万亿,而在这里面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建筑装饰材料方面。在卫浴方面,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抢占市场,同时我们国家自主品牌也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格局来看,高端市场以科勒为代表的美系品牌、以TOTO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和以乐伊为代表的欧系品牌之间技术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产品更有向中低端市场蔓延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应早日找准市场定位,修正自己的竞争策略,努力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毕竟,靠忽悠消费者来抢市场,只能暂时尝到点小甜头,最终难免被消费者抛弃。

  据有关专家介绍,新的国家标准中的一些强制性规定,成了一些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但一些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仍不能达标,部分企业就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逃避,或拿新国标实施以前取得的免检报告来忽悠消费者。

  王毅强说,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环保、节能减排、降耗都提到非常重要的日程当中。目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在整个行业内积极推进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协会所属的厨卫工作委员会正配合整个行业的发展,对厨房卫生间生产企业和安装企业做行业指导,做了大量产业化和标准化方面的工作,也在做国标标准化方面的一些规范工作。

更多专题
谁来改革国企?

民营企业参股国企在今天的江西已经成为惹人注目的话题。事实上,借助民营势力的潮流在江西国企中早已不新鲜,...

昌飞引领直升机国际化突围

“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一员”,这个奋斗目标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昌河飞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