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霍寿喜 职员
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67.19%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有手机依赖症,其中认为自己“重度依赖,手机就像身体的一部分”的大学生占9.46%。(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今年暑假,笔者参加过几次“升学宴”,在等待上菜的一段时间,大人们围着桌子聊得很投机,年幼的孩子们也快乐地在桌子中间穿梭。最没有声音的当属前来参加宴会的一些大学生模样的客人,无论大人说什么,孩子闹什么,他们都专注于低头玩手机,也因此,他们的嘴巴除了吃喝外,很少与人说话。
显然,这些大学生模样的人或多或少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也不能全怪这些年轻人,实在是手机里的东西太吸引人了,网络手游、网络社交、网络直播、微信朋友圈……许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都“寄居”在手机承载的丰富多彩的内容里。因此可能会厌恶社交,正常的作息被打乱,人生观也被网络所浸染,对于现实世界和身边的人缺乏足够的关心和关注,等等。
怎样才能人有效摆脱手机依赖症?最好方法就是干点实事,另寻精神依托。
对大学生而言,最“实在”的事就是学习。比如新闻中的代晴,因为有出国求学的愿望,今年暑假将“二战”雅思。她坚持每天7点左右起床,9点开始听力练习,紧接着做阅读,状态好的话就继续写作文。一个暑假进行的模拟考试就达几十次。每天晚上,她都会学习到12点。如此充实的学习生活,怎么可能患上手机依赖症呢?
其实,大学生要自始至终地处于“干实事”状态,就要制定大学四年的整体规划,包括课余时间的规划,长短假期的规划。一个好的规划是大学生不虚度生活,不荒废大学时光的起码条件,也是摆脱手机依赖症的有效途径。
此外,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含暑假打工)也是摆脱手机依赖症的好方法。
我有一位亲戚家的孩子,高中时就迷恋游戏,上了大学后还是游戏不止,寒假回来到哪都是玩游戏,亲戚两口子烦死了。去年暑假,我给这位游戏迷介绍了一个临时工作——在“电脑城”一家软件公司里从事售后服务工作。到客户家安装游戏软件成了经常性的工作,渐渐,自己的游戏瘾反而小了。暑假之后,那个昔日沉迷于游戏的大男孩竟然不玩游戏了。
应该说,电脑游戏瘾症比手机依赖症的“病症”更重,干实事可以消除游戏瘾症,自然也一定能击退手机依赖症。
民营企业参股国企在今天的江西已经成为惹人注目的话题。事实上,借助民营势力的潮流在江西国企中早已不新鲜,...
“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一员”,这个奋斗目标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昌河飞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