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说办企业“很好玩”的创业者,一个说要把企业办“酷”的企业家,一个让和他一同打拼天下的人和他一起做事会好像吸食鸦片般上瘾的管理者,我很难找一个确切的形容词概括苏勇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然而,当苏勇强亲自陪着我们走在红五环(浙江红五环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身边是安详却有条不紊地忙碌的氛围;我观看红五环的企业文化宣传片,眼前是激情飞扬的场面。第一次走进红五环,第一次走近苏勇强,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望着企业墙上“做人做事”的大字,回味着苏勇强明朗而坚定的笑容,我豁然领悟,这正是红五环“和谐”的样子,这正是苏勇强身上“和谐”的味道。
苏勇强办企业,把“和谐”两个字看得很重。刚获得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称号的红五环,作为企业主的他说,不管评不评先进,创建和谐企业只是他的一种追求。苏勇强说,在他的眼中,和谐的内涵应该有三点:和谐是法人必须具备和谐的基因;和谐是一个音符,是一个群体的共识;和谐也是得益得利的源泉。
的确,苏勇强的所作所为无不折射着他骨子里渗透着的和谐基因,“办企业不冲着钱,是冲着对社会的责任”,“做企业,是在做一面镜子,照照自己,也照照人家。”这些都是苏勇强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深谙,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和谐不单单是企业主的责任,同时也是在市场搏杀中立足的基石。从下岗走来,用贷款而来的180万元起家,从露天的工棚做起,一个经理、三名下岗工人开始了艰辛创业:8月骄阳似火,没有厂房的他们露天装配机器,在60℃以上的集装箱内装运机器,皮晒焦了,人虚脱了,但从没有二话。正是凭着这股精神,10年,红五环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一家走在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知名企业。苏勇强提出“哑铃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做大技术和市场两头,中间生产全部外延。用很少的劳动力达到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公司用1亿元的资金撬动了10亿元的社会资金。“在和谐中得益”,苏勇强笑得很灿烂。
但眼下的成就并没有让苏勇强满足,他把成功的基点定在三年、五年之后。“和谐不是平的,是向上的;和谐也包括竞争,竞争才能向上。”也许正因为此,作为民营企业的资产掌握者,苏勇强的名片上至今依旧只是挂着“总经理”的头衔,他的解释是,“因为我还在做事”。这就好像我看到的苏勇强办公室高悬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遒劲书法,仿佛映射着眼前这位依旧在勤耕不辍的拓荒者形象。
如何让红五环实现再次飞跃,苏勇强打的依旧是“和谐”牌。和谐的根子在于人,带出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成为苏勇强最关注的事业。刚踏进红五环的厂区,笔者便诧异其间齐整列队停靠的越野车,以为是置身某家整车制造厂。据介绍才了解,这是红五环“千里走青藏”的车队,这是红五环强大人才凝聚力的写真。2006年8月26日至9月10日,苏勇强带领公司103位销售经理途经13个省、市、自治区,行程13000公里,驾驶22辆越野车翻越唐古拉山,完成了“百人千里走青藏”的壮举,途中他们经历了灵与肉、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的毅志更加坚强,对生命、生活更加热爱,对工作也更加有激情,也让红五环人充分体会了凝聚合力的强大魅力。苏勇强说,和谐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动议,而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红五环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小小的山城衢州竟吸引了来自台湾、上海等地的优秀人才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不得不让人诧异。苏勇强说,他们在大学办班,把大学引进学校,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送去清华读MBA,先后投入100万元培训了68位员工。职工们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了自己,从而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我现在26.5公岁!”苏勇强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喜欢和年轻人沟通,他说要把自己的经验嫁接到年轻人身上,是让年轻一辈子少走弯路,也是要让自己、让红五环和他们一同成长。
如今,红五环的人心、人气好像公司的商标图案,环环相扣,心心相惜。“是和谐创出了一首优美的曲子”。苏勇强始终相信一点:红五环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营企业,不同于个体户、小作坊,决不能搞“家长制”;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企业办成和谐的职工之家,让职工实实在在分享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企业,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做人做事”是红五环的座右铭,也是苏勇强时刻叮咛自己的警言。做一个高尚的人,做自己专业的事。他说,要从每个角度、每个切面看,自己和企业都是完整的。完整,是事业的成功,同时也是家庭的和谐。大年三十,苏勇强会亲自把最后一名员工送回家,然后独自坐在办公室思考一整年的得失;也是这一天,苏勇强会亲自给家人做一顿晚餐,到晚上十点半准时和员工以及员工家属在厂区放烟花,给每个员工的子女发压岁钱、一起吃元宵;大年初一,苏勇强又会亲自开车跑业务,或者是独自出行,或者是带上妻子女儿。苏勇强说,如今,当年和自己一起打拼天下的妻子已离开了工厂,但是他要妻子管好三件事:员工的伙食、医疗、住房;他给并不在公司工作的女儿也布置了三项任务:给员工过生日、置办年货、解决员工子女读书问题;而自己则亲自负责员工的工资、再就业以及培训和出国考察事务。身边的人评价苏勇强办企业是“如痴如醉”,的确,苏勇强已经把自己的小家融入企业的大家,把自己的血液流入企业运行的洪流。
问起苏勇强现在最开心的事情,他说是每天看到红五环在发货。问起苏勇强最大的财富,他说是做人的成功。没有特殊的爱好,对钱不感兴趣;企业做强做大了也未考虑进军火热的房地产;不炫耀、不张扬;把打造一种心胸、一种气度作为理想;每天下班习惯了独自走在宁静祥和的厂区———这就是苏勇强,这就是人们从苏勇强身上品出的一名实干而激情创业者的味道———和谐的味道。
民营企业参股国企在今天的江西已经成为惹人注目的话题。事实上,借助民营势力的潮流在江西国企中早已不新鲜,...
“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一员”,这个奋斗目标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昌河飞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