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书记身带“一团火”

企业报道  2016-08-08 17:52:59 阅读:
核心提示:——记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南荒村党委书记周海民

  ■ 王玉清 高彦庆

  当您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提起南荒村党委书记周海民,人们没有不伸大拇指的。

●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南荒村党委书记周海民

●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南荒村党委书记周海民

  周海民48岁,在村里干了20多年。他横下一颗心,抓党建,打造致富火车头;胸有一腔情,抓改制,奔向强村富民路;心怀一个梦,建新村,誓让南荒美起来;身带一团火,讲奉献,不顾小家顾大家。到2015年末,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2.9亿元增加到的6.2亿元;村级收入由2000年的304万元增加到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500元增加到24000元。他也被群众称为南荒村百姓的“贴心人”。

  横下一颗心,打造致富火车头

  1969年,周海民出生于赤峰市元宝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艰辛让他从小就立志要改变农村面貌、改变贫困生活。周海民当过兵,任过建丹丝绸厂销售员、三十万吨煤矿办公室主任、会计、南荒村党总支副书记、南荒村党委副书记、南荒村党委书记。

  2002年10月,周海民任南荒村副书记之后,主抓党建工作。他横下一颗心,一门心思琢磨着要让班子硬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镇里一位领导介绍:“上世纪90年代,南荒村人心不稳,发展迟滞,集体经济面临危机,村里外债一度高达2000多万元,村民怨声载道,上访不时发生。过去,这个村是烂摊子啊!”

  南荒村原党委书记王敏太说:“海民任村副书记后,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与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满腔热忱、脚踏实地为老百姓服务,用实绩赢得了村民的拥护。”

  周海民分管党建,他主张强化村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村里严格制定村党委、村委会工作规范和村级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严格坚持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严格村级财务管理,每月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都要对村里的财务开支进行审核,定期张榜予以公开,杜绝随意支配动用集体资金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了集体的钱大家管,增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理解和信任。

  周海民积极运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构建农村党员服务网,全村116名党员,共设14类100多个服务岗,80%以上的党员上了服务网,将党员的“为人民服务”抓到实处。他们还实施党员“一对一” 扩源工作,注重把年轻有为的青年吸收进党组织,为全村的发展储备了后继人才。

  周海民积极强化村民自治功能,教育和引导村民支持驻地大企业发展,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占地、拆迁等安置补偿工作,实施阳光作业。把广大村民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发展生产、致富增收上来。

  胸有一腔情,奔向强村富民路

  南荒村资源丰富,年产800万吨的平煤集团元宝山露天煤矿,年产45万吨的建昌营煤矿,年产60万吨的昌盛煤矿均在境内。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周海民经过详尽调研,向村两委班子提出建议:对村办集体企业——昌盛煤矿和联办企业——建昌营煤矿、元宝山热电厂实施转制。这一建议经过两委班子会议商讨,一致认为可行,提交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对企业实施转制,这一转,转出效益,这一改,改出了希望。昌盛煤矿三年共向村缴纳租金1020万元,成功化解了原企业1000万元的债务包袱,建昌营煤矿每年向村里上缴承包费1068万元,保证了村集体资产不流失,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建筑公司、奶牛公司、农机站等村办集体企业也相继转制,既规避了经营风险减少了集体负债,又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原村党委书记王敏太说:“过去啊,周书记作为副职,始终把农民增收挂在心上。他多次在村两委班子会上建议,从土地入手,引技术,调结构,建基地,推动产业化经营。”

  南荒村村委会主任刘荣说:“咱村通过平整土地,引洪淤灌、改良土壤,打机电井等科技投入,全村11069亩耕地都成为保水保肥的高产田。南荒村积极引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截至2015年末,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40亩;养殖户101户,奶牛年存栏560头,肉鸡、绿鸟鸡出栏40万只,育肥猪出栏3000多头,肉羊出栏5000多只,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入占到了全村人均收入的70%。

  一位村干部介绍说:南荒村的发展无论从集体经济收入还是村民人均收入较2000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书记是咱南荒村百姓的‘贴心人’啊!”

  心怀一个梦,誓让南荒美起来

  周海民在村里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综治工作、宣传、文教、卫生、农合、美丽乡村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

  他常说:“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造福于民。”这也成为南荒村两委班子始终坚持的原则。

  近年来,南荒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他们努力让全体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5年,筹资55万元实施了新村广场二期扩建工程。广场内新建停车场一处、灯光球场2个,安装健身器材22件套,安装照明灯24盏,沿广场主路安装路灯15盏,进一步完善了广场的功能,提升了广场的品位。

  为了满足党员和村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他们对基层党员活动室进行了装修,增设了LED显示屏、投影仪、电脑等电教设备,购进图书资料5000册,在充分满足党员开展各类活动、集体议事、党建学习、电化教育等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村民图书借阅、上网查资料、观看科教片等需求。

  他们筹措资金450万元,对村里主要街路和各村民组的主要街路进行了硬化,共硬化街路5万多延长米。投入资金15万元,对本村的有线电视线网进行了维修和为村民缴纳有线电视收视费,确保村民看上清晰的有线电视。积极争取国家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对全村300户危房进行改造。

  为村中老人发放养老金。南荒村于1999年建立了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制度, 2007年,他们提高了养老金发放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480元增加到720元。2015年,该村共为村民发放养老金共计30.4万元。他们还积极与区民政局联系,给本村极端困难的112名村民办理了低保,每人每年能获得低保金2376元,使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从文体生活到教育医疗,从老有所养到幼有所教,从城里住楼房到出门坐轿车,现在的南荒村一年一个样,村民安居乐业,乡村安宁祥和。

  周海民对记者说:“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定,力量毕竟有限。南荒村的所有成绩,都是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的结果。”

  身带一团火,不顾小家顾大家

  心中有梦的周海民想做一个强村富民的播火者。十几年里,他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村组奔波。

  妻子说:“老周心里就像有一团火,尽想着村里的事,在家里就是待不住,根本没把家放在心上。去年,村里搞村级组织建设,他三天三宿没照面,原来都是过半夜两三点钟到家。”

  儿子埋怨说:“去年我考上大学,原计划我爸爸把我送到学校,要呆2天。可是,老爸刚到学校,单位一个电话,老爸没站脚,就返回家了,是单位要迎检。”

  元宝山镇一位领导说:“周海民心中有个梦,身带一团火,工作尽责任,群众称他是‘贴心人’,这个称号准啊!”


更多专题
大服务大创建大风范促进发展大和谐

和谐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近年来,王庄煤矿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坚...

妞妞花甲弄商潮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现任湖北省襄樊市妞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爱洁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