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法兰克福”难成中国汽车出口跳板

企业报道  2016-08-08 08:58:24 阅读:

 

  全球五大国际车展之一的第62届法兰克福车展近日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企业无不在展会上尽使解数,尽领风骚,而期间,“独闯”法兰克福的中国自主品牌华晨汽车却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与自主品牌的踊跃参展不同,在几经国际化道路中的磨难之后,初试锋芒的中国汽车企业似乎已经懂得,参展国际车展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要想真正被发达市场所接受,则必须在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下足功夫,否则,贸然的进军只能让中国汽车背上“价廉低质”的恶名,影响自主品牌的长期发展。

  “碰撞门”“抄袭门”

  成为参展障碍

  2005年,以吉利、华晨、江铃为代表,中国车企第一次出现在两年一届的法兰克福车展,而到2007年,却仅剩下华晨一家,中国企业无奈接受势单力薄的局面。在进军欧洲之路上,中国汽车企业究竟遭遇了什么?

  今年6月22日,互联网上公布的一则消息在短时间内被迅速转贴。德国大名鼎鼎的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对在德国销售的中国华晨尊驰汽车进行NCAP(新车评价规范)碰撞测试,结果非常不理想,仅仅获得一星的成绩。ADAC甚至带着轻蔑的态度说:华晨BS6其实只能算一堆废铁。

  被国外媒体称为“废铁”的还有另一家自主品牌企业,那就是奇瑞,只不过类似的境遇发生在俄罗斯市场。最新发行的俄罗斯汽车杂志《autoreview(汽车观察)》6月号称,奇瑞Amulet(旗云)在碰撞测试中创下近3年俄罗斯最差成绩。该杂志措辞毫不客气:旗云的残骸太恐怖了,像这样惨烈的画面,从来没见过。

  这两个接踵而来的消息让人们回想起快已淡忘的陆风事件,2005年,ADAC在对陆风汽车进行NCAP碰撞测试后,仅给出了两星的成绩。这一爆炸性的负面消息当时在国内外引起舆论哗然,也给陆风的销售带来严重的影响,然而两年以后,类似事件又频频发生了。

  陆风和华晨碰撞测试结果带来的后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尊驰遭遇“碰撞门”事件后,ADAC甚至建议官方禁止销售华晨BS6。近日也传出长城、吉利、中兴、力帆等多个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组装项目未能获得俄联邦政府批准的消息。此外,俄方还拒绝了给予多个中国汽车项目税收优惠。

  不仅如此,就在此次车展开展前夕,双环汽车的“抄袭门”事件又把自主品牌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据悉,双环最终放弃参展与不久前发生的其与戴-克和宝马的纠纷有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惹火烧身,双环最终选择了退出,这不能不说是自主品牌被人抓住了软肋。当然,一个看似偶然的知识产权纠纷事件,其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必然性。新华信集团汽车研究服务部副总经理陈育松认为,“由于中国汽车‘与生俱来’的价格优势,欧洲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部分欧洲汽车厂商正在尽可能地把中国企业关在大门之外。”

  展会难成跳门石

  近两年来,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在国际顶级汽车展上频频亮相,涉足法兰克福、底特律、巴黎等A级车展,为中国造的汽车进入欧美市场投石问路。原以为只要达到当地现行的排放和碰撞法规,便可以凭低于欧美市场同类车型30%的价格长驱直入,但试水的结果却大大出乎预料。中国品牌汽车进入欧美市场远远要比原先想象的更为复杂,不要说每款出口车型欲达到当地的排放与碰撞法规还需要一长段认证时间,某些中国企业及其海外经销商突然发现发达进口国已经公布并正在执行更加严格的准入技术法规和市场游戏规则。

  在尊驰和旗云“碰撞门”事件发生后,有许多声音在为这两家企业叫屈,“碰撞门”缘何总与中国车过不去?他们认为所谓“碰撞门”事件是相关国家为了阻止中国汽车进入所策划的一场阴谋。其实,别人心中有多少“阴谋”的成分现在并没办法考证,但如果我们一味的以狭隘心理怨恨人家对我们的不公平,只会阻止中国汽车企业前进的步伐。而此类问题的频出,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在进入国外市场的时候屡屡受挫?而对方又不时在安全性上做文章呢?

  “实际上,欧洲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做法并不意外,在价格优势明显的中国汽车面前,他们当然要对自己的市场份额加以保护。”陈育松说,“中国车企要想真正进入欧洲市场,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最大化地化解那些由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冲击。”

  事实上,中国汽车屡遭“碰撞门”,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惯用的低价竞争策略不无关系。事实证明,低价优势在中东、北非、拉丁美洲等汽车制造业欠发达、消费水平有限的地区确实很有效,但此策略用在欧美等发达市场却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低价车直接与人家本土的汽车竞争,挤占了人家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欧美地区的消费者更重视汽车的安全和性能,而陆风和尊驰所标榜的高性价比反而引起了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质疑,再加上他们对我国汽车产品早已形成的“低档产品”的印象,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检验中国产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毋庸置疑,自主品牌汽车仅凭低价,在荆棘丛生的国际汽车市场上是无法获胜的。低价虽能在短时间内杀出一条“血路”,但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别人,还会引火烧身,伤及中国汽车的长远发展。

更多专题
大服务大创建大风范促进发展大和谐

和谐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近年来,王庄煤矿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坚...

妞妞花甲弄商潮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现任湖北省襄樊市妞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爱洁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