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长江和沱江的交汇处,山水灵动,人文鼎盛。一座地级市的白酒企业铸造了一座酒文化的不朽丰碑。它集成了两千多年的传统酿造工艺,延续了400多年的产品底蕴,锤炼了90多年的品牌魅力。按照酒界泰斗秦含章的说法,它代表了中国酿酒工业的极高水平。
它是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拥有行业内独特的窖池资源。1996年11月,始建于公元1573年的明代酿酒窖池群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再接再厉以传统酿造技艺创造更大的光荣与梦想,正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泸州老窖。具体而言,“泸州老窖”涵盖三层含义:一是指四川泸州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酿酒窖池群,又称国窖;二是指拥有这些窖池资源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三是指中国驰名的白酒品牌,根据国家权威机构的评估认定,其无形资产价值为102亿元。
泸州酿酒肇自远古
国窖人强调:“天地同酿,人间共生。”国窖人自觉将自己的抱负和行动融入了人类、地球、社会之中,与时代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共生共存恰恰与中华文化含蓄内敛的理念精髓一脉相承。数千年来,泸州就以酒业横亘于历史长河之中。泸州位于川黔名酒圈的中心地带,气候温润,终年雨水充沛,特别有利于原粮的发酵和微生物的繁衍。泸州谷物酿酒的历史,与巴蜀文明同样古老。
那只陈列在泸州市博物馆的陶制酒杯,将泸州酿酒历史追溯到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成都平原自都江堰灌溉后,“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粮食供应比较充足,酿酒业开始大规模发展。汉代,开始由国家管理和专营酒的买卖,制曲技术从散曲发展到瓶装曲。据泸州出土的汉棺“巫术祈祷图”以酒为祭的仪式表明,那时的泸州人已懂得“酒以成礼”。到了隋唐五代时期,泸州酒业已经相当兴盛。少数民族酿造黄酒的技术与当地汉族的传统酿酒技术互相交流,推动了泸州酿酒技术的发展。同时,荔枝也被作为酿酒原料之一,而且酒质很高,以至“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1999年在泸州营沟头泸州老窖大曲窖池侧,考古人员发掘出隋唐五代时期的民间陶瓷古窖址,出土了200多件酒具。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时泸州酒业空前繁荣。在泸州当时新设的6个税收机关中,“酒务”是专征酒税的机关,泸州的酒税占地方商税的10%。这时,泸州人掌握了烧酒的制法,出现了“小酒”和“大酒”。所谓“大酒”,实质是蒸馏酒,在原料选用、工艺操作、发酵方式以及酒质等方面都已与今天的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到了明清时期,民间流传“酒窖比井还多”的说法。如今,泸州老窖最古老的4口窖池就是明代“舒聚源”酒坊传下来的。“舒聚源”继承了元代酿酒师郭怀玉的第一代泸州大曲酒和明代施敬章的第二代泸州大曲酒的酿造工艺,生产了第三代泸州大曲酒。
百年荣誉老窖飘香
90年金牌不倒,400年老窖飘香。近百年来,泸州老窖在历次评奖大会上屡获殊荣。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泸州老窖获国际名酒金质奖章。这在当时犹如一声春雷,为国人争得了莫大荣耀,泸州老窖的奇迹被争相传颂。在1952年的全国首届评酒会上,泸州老窖大曲被评为全国四大名酒之一。从此,泸州老窖大曲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代表,蝉联了以后历届评酒会授予的“国家名酒”称号,奠定了“浓香正宗”的地位。因此,浓香型白酒又称为泸型酒。最近20年,泸州老窖积极融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大潮,先后获得20多个国际大奖、40多个国家级奖项,其商标被评为首批“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2006年,又是泸州老窖满挂荣誉的一年:先后荣列商务部首批“中国老字号”企业;其酿酒技术荣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窖”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古艺传承深隐厚藏
泸州水独秀,老窖工艺精;开坛香四溢,随风飘半城。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泸州盛产美酒,但“浓香”从何而来?酒质的优劣与窖龄、酿酒原料和酿酒工艺都密切相关。
“千年老窖万年糟”,老窖酿酒,格外生香。1573国宝窖池精选了城外五渡溪优质黄泥和凤凰山下龙泉井水掺和踩揉而成。酿酒行家都知道,窖的年代越久远,越是显出其价值,越能出美酒佳酿。如果掬一捧“中国第一窖”的窖泥在阳光下细看,显现出的五颜六色会让你惊叹不已,这便是悄然而逝的数百年岁月的神奇造化。经过几百年的连续酿酒,这些无数次经过酒液浸染、飘逸着浓郁窖香的老窖泥已成为独有的富含各类有益微生物的庞大体系,经中科院发酵研究所检测,4口明代老窖池中含有600多种有益生物数量,在全国各窖池中列居首位。窖泥以酵液(黄水)为物质交换的载体,使养分、微生物在窖泥和糟中相互交换,暗暗生香,默默发酵,从而实现窖泥自身的新陈代谢。这种代谢,400多年来从未间断,使窖泥充盈着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并形成特殊的生态体系,其生命活动代谢所产生的复合窖香气就越浓郁,酿糟发酵产酒酒质就越好。目前,保存完好、至今仍连续使用100年以上的泸州老窖池有1619口,成为全国老窖最多、窖龄最老的老窖池群。中国第一窖集科学、文化、历史和经济等价值于一体,成为中国酿酒界乃至世界文明的一大奇迹。
泸州老窖“以糟养窖,以窖养糟”的造酒规律,巧妙地调和酿酒过程中粮、糠、水、糟、温度、窖泥的比例和关系,是泸州老窖人日积月累、代代相传的大智慧。酿酒师眼看粮糟,鼻闻酸度,手摸湿度,几分钟就能精确判断出配料是否达到最佳效果。他们巧妙调剂酿酒过程的动态平衡,保证窖窖酿出上乘美酒,出神入化,有疱丁解牛之神奇,有匠人轮扁之巧妙。经岁月历练,代代相传,留下了不胜枚举的酿造绝技:回马上甑、续糟混蒸、分层蒸馏、加回减糠、低温入窖、尝评勾调……
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是阴阳调和的智慧。阳者可见之糟、水、糠、窖泥微生菌种等有形之物,阴者为不可见者之理、气、神、智。阴阳鼓荡,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泸州老窖美酒在阴阳和合鼓荡交融蕴孕之中达于出神入化。泸州老窖酿酒的智慧,就是把握阴阳调和的智慧。所谓“说千道万不离阴阳。酒中阴阳,深隐厚藏。阴阳运动,因利制用。谨熟阴阳,无愧内行”。
经历了400余年漫长的历史进程,泸州老窖的品质控制方式不断升级,从最原始的经验界定到现代仪器分析、微机控制,酿造的美酒品质与日俱佳、更为醇香浓郁、令人回味悠长。尤其是“活文物”酿造的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国窖1573”,从生产过程到质量控制都更为精细和苛刻。首家对酿酒原粮增设了10余个项目的检验和控制,建立了自己的绿色有机原粮生态种植基地,从源头上对“国窖1573”的绿色食品特性和食用的安全性把关;首次创立了能够准确代表大曲内在品质的质量判定指标———酒化力,保证了投入酿造的“1573国窖大曲”都是优质品;第一家建立了“1573国窖原酒”的两级鉴评验收机制,有效整合了泸州老窖积淀的名酒资源;将“一票否决制”引入成品酒质量审批程序,这就保证了“国窖1573”内在品质的始终如一;作为“非富则贵”的象征,“国窖1573”成品酒的包装过程实施“双检”和“全检”双重质量把关,铸就内在品质与包装外观的和谐统一。
“国窖1573”作为泸州老窖倾力打造的一款超高档白酒品牌,以品质的惟一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的复制性,在继承泸州老窖博大精深的酿酒系统资源基础上,结合前沿技术手段,对系统酿酒资源进行了深层次发掘和利用,从而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品尝到泸州老窖蕴含的历史美、品质美、文化美和情感美等积淀融汇而成的美酒之芳香。
尊贵典雅珍藏佳品
1999年9月9日特别酿制的1999瓶1999ml“国窖1573”,其中编号为0003号与0002号分别被澳门特首何厚铧、香港特首董建华私人收藏,其0001号将送给祖国统一后台湾首任行政长官。
同在1999年9月9日,四川省第二届名酒文化节在泸州举行。说起酒文化,国窖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那4口国窖就是活的文物,散发着的不仅是酒香,更有文化气息。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国窖人决定用4口国窖酿造1999瓶容量为1999毫升的国窖酒,分别编上号码,从0001到1999。将编号为0009、0099、0999、1999等具有特殊符号意义的4瓶白酒作为酒文化节的拍卖品,以吸引中外人士对泸州酒文化的关注和聚焦。经过多轮白热化竞价,这瓶国窖酒以18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白酒拍卖的天价。这一纪录很快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依然未被打破。
天地同酿人间共生
泸州老窖以“天地同酿、人间共生”为企业经营理念,追求“在中国灿烂名酒文化熏陶中,全人类共享幸福美满的生活”,致力于与社会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
近年来,泸州老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九届国际名酒节的出酒大典、拍卖大典、赠酒大典,昭示了“国窖1573”卓越的品质、神秘的古国文化;与新华社、中国革命博物馆共同主办了“盼祖国统一喜庆宝瓶”起运和收藏仪式,升华了泸州老窖的民族情感;中国西部论坛,“国窖1573”以其独特的高贵身份和品牌魅力,诠释了泸州老窖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心系贫困大学生”、“义卖爱心工程”、“情系西部,共享母爱”、“送温暖工程”、“国窖1573抗击‘非典’救助基金”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是“共生”理念的最真情演绎。
泸州老窖集团的“共生”经营理念创造了与社会相亲和的高起点品牌营销战略,整合了市场、文化及社会营销的多重要素。其形象产品“国窖1573”的研制开发,抓住了泸州老窖文化内涵的核心。饮泸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华文化之智慧,得中华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近年,我国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业务在辽宁诞生。截至目前,太平养老在全国与1400家客户签订了企业年...
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我国已经实施并将继续大力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为了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