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二次购车忠诚度考验售后服务

企业报道  2016-07-01 16:41:36 阅读:

 

  据悉,汽车市场二次购车消费者的比例上升迅速,几乎接近首次购车人群的比例,车市全面进入换车高峰。然而近日,据有关机构调查,在换车或购买第二辆车时只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只有10%,售后服务成为诟病的关键词。

  北京某汽车交易市场对前来看车、购车的准消费者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比例明显上升,首次购车者占56%,而二次购车者为43%,两者的比例几乎接近持平。而首次购车者关注度主要分布在5万元以下、5万元—10万元、10万元—15万元三大区间,对15万元以上车型的关注度很小。基本上是每三五年就想换新车,二次购车者则更倾向于15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车,5万元以下的车型基本上不予考虑。

  在二次购车者中,选择购买10万元到15万元区间车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3%,15万元到20万元、2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所占比例都高达20%以上。虽然首次购车者最大的比例是放在5万元—10万元价格区间,但10万元—15万元区间占有将近四成的比重,中档车的市场空间也在逐渐扩大。在采访中,二次购车者告诉记者,他们认为最容易遭盗窃的还是10万元—15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其次是20万元以上的车型。连年增长的换车用户,有的是因为车辆购置时间较长,确实有换车的需要,但也不乏一些“喜新厌旧”型车主受市场上不断出现的新车型诱惑。

  记者在北京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看到,使用期限在3年以内的“准新车”非常多,甚至去年刚发行京J牌照的二手车辆都有。从车型来看,过去的准新车以高档车居多,但现在几乎各个档次的车型都有。从准新车的比例来看,也已经从过去的1%—2%上升到了目前占整体的5%—6%,二手“准新车”的数量几乎增加了3倍。

  有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18%的有车族还有购车的意向,而无车族中18.4%的人有购车意向,北京车主3—5年就想换车,这充分表明北京已经进入首次“换车高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其实北京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售后服务决定生死

  而据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苏晖介绍,绝对不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达到了18%,在包括首次购买的品牌在内的数个品牌中进行选择的消费者占35%。对于已完成二次购车行为消费者的调查则显示,最终购买了与首次购车相同品牌的消费者只占12%,绝大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更换了品牌。

  可以看出,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首次购车时购买的品牌,而是尽可能选择其他品牌。消费者没有对于某个品牌投入更多的热情。

  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形成这个局面虽然有多种原因。诸如缺乏应有的汽车文化与品牌文化的熏陶,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一直较低,消费者大多盲目跟风、求新,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价格战也使厂家失去了信誉。尽管厂商花大力气使品牌深入人心,品牌忠诚度依然没有上升。但业内人士认为,其实是售后服务这个最主要因素,打击了消费者的品牌信心,从而显现出品牌忠诚度危机。

  据调查,在二次购车更换品牌的消费者中,有67%的消费者对首次购买车型的售后服务有所不满。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着实伤了消费者的心。但是调查也显示,高端车型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首次购车购买高端车型的消费者,在二次购车时一般还选择同样的品牌。考虑到高端车型售后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售后服务质量对于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性。

  北京现代汽车4S店韩经理说,目前的消费中有不少属于二次购车,面对庞大的二次购车市场,经销商主要拼比的是售后服务。东风标致汽车销售4S店售后服务部贾经理说,售后服务与销售是同等重要并相辅相成的,消费者判断汽车的服务水平主要是看维修技师、维修设备和维修过程的管理,通过售后服务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培养车主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福特汽车销售4S店市场部肖经理告诉记者,以前只要是新车便会受到消费者的热捧,现在随着二次购车消费者的理性度逐渐提高,比较首次购车他们更有经验了,所以以降价和新车作为主要促销手段带来的效应越来越低,相比较更看重售后服务。

更多专题
五条路转变生产升级模式

为了摆脱发展中的困境,使企业稳步迈入快行道。2003年,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洪都集团公司确定...

铲除管理积弊要使用高效手段

精益变革在全球制造业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的壮举,精益管理早已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