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一个名为“香港印象”的调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结果显示,有七成的普通民众将“购物天堂”作为香港的首选,而有九成以上的商业人士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商业中心”。无论是“购物天堂”还是“商业中心”,都如实地反映出“香港商机”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香港和内地的商贸交流在这10年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都是中国人,香港企业和内地企业同为一家。为内地企业进入香港、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帮助是我们移师内地的初衷。”作为大中华地区首家B2B电子商务平台,万国商业网(http牶//www.BusyTrade.com)CEO尹维安早已将总部迁到上海,“我们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20万的用户,此前用户主要集中在香港和海外地区,通过这两年在上海的发展,内地用户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通过香港买家进入香港乃至全球市场,而香港站也因此成为我们在国际站、日本站、墨西哥站、巴西站等全球七大分站点中最受内地企业关注的阵营。”尹维安说。
据悉,从5月底至今,在万国商业网等知名B2B电子商务网站中,来自内地的新注册用户是往年同期的3倍,尤其是香港需求最旺盛的电子电工、服装、五金等行业,更是迎来了内地企业注册高峰。
“香港回归10周年点燃了内地3000万中小企业进入香港的热情,毕竟两地的贸易额从1997年的1431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012亿美元,足以说明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千载难逢的机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香港扮演着内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的角色,赴港参展接订单、赴港洽谈上市融资,数百万的内地企业和产品进驻香港市场,“中国制造”通过香港转口世界各地的精彩案例屡见不鲜。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不少内地企业把眼光放得更远了。在内地企业看来,香港从过去单纯的外贸进出口“跳板”转变成为内地企业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巨大平台,利用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和香港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成为内地企业的重点战略。
一位资深商务专家说,“香港新世纪地产、港龙航空、万国商业网、班尼路服饰等一批行业大腕纷纷进入内地,给内地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而中国银行、蒙牛、李宁的入驻香港又为香港市民带来了优质的产品。两地互为补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商贸环境,堪称香港回归10周年成就的一个缩影。对香港企业来说,回归后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让更多的内地企业能够通过香港获得成功,这是我们最大的感触。”
据官方资料显示,香港集中了全球400多家贸易采购商,每年举行60多个大型的国际贸易展览会,多年来一直是全球商人关注的焦点,“传统商贸+贸易展会+电子商务”构成了如今香港贸易的铁三角。“由于语言、时差、法律、风俗等差异,中国企业初次进入国际市场往往水土不服,而香港则提供了一个过渡期。”业内专家认为,“作为后起之秀的B2B电子商务,本身具有高效、快捷、经济的优势,不失为内地企业迅速切入香港市场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