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味追求华丽的管理时尚,会使我们日益远离管理“简单朴素”的本原,使我们的直觉遭到破坏,这无异于舍本逐末。
有这样一个笑话:
某跨国公司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好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花了几十万元,综合采用了微电子、机械自动化、红外探测、激光照射等高科技手段,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盒推走。而某乡镇企业也遇到类似问题,老板命令流水线工头想办法解决,该工头很快想出了办法: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由于重量轻就都被风吹下去了
耐人寻味的是,眼下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正演绎着同样的笑话,而我们却浑然不知。这些年来,西方管理学“走俏”中国,众多的学派、各种各样的理论层出不穷,加上咨询公司和商学院的讲经布道,这个工具,那个图表,纷繁复杂,让管理者头晕目眩。这似乎是一个管理时尚泛滥的年代。TQC、ERP、CRM、JIT、6S、6δ在你还没弄明白这些莫名其妙的字母组合的含义的时候,新的管理方法又来了。殊不知,正是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日益泛滥,给管理本身带来了危机。
管理时尚的泛滥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那些朴素但简单实用的管理方法。其实管理的基础都是一些简单的常识,当我们以严谨的理由去追索成功企业的经营之道时,不难发现,好的经营管理大多简单朴实,然而却是高效的,比如依靠经验和直觉的管理。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80%的大型全国性组织或跨国组织的高级执行官都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利用直觉,通用电气原CEO杰克·韦尔奇就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个凭直觉行事的人。如果我们一味去追求那些华丽的管理时尚,反而会使我们日益远离管理“简单朴素”的本原,使我们的直觉遭到破坏,这无异于舍本逐末。
管理的泛滥使管理本身成为一个问题。管理本来应该是明确和简单的,而泛滥的管理容易使我们失去目的,常常使我们失去统观全局、辨别真相的可能,而实际的效果往往也与良好的愿望南辕北辙。每一次新的管理理念的引进,每一次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都会给企业带来一次轰轰烈烈的运动和阵痛,因为当管理者手拿一个锤子时,他看什么都像钉子。在付出高昂的管理改造成本后,企业会因为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应用,而派生出新的管理机构、管理环节和更加繁琐的规章制度,反而把自己累得要死——这实际上已经把管理的基本精神忘得一干二净了。管理方法,究其根本是一种工具,它要为使用者带来方便、效率,管理的泛滥却使管理者沦为了管理工具的奴隶。
通常企业在早期管理较为单一,凝聚力和向心力较强,矛盾不突出。随着管理的泛滥,面对纷杂甚至存在冲突的管理理念和手段,管理者之间会有不同的偏好,甚至意见相左,企业内部各部门目标追求各异,沟通困难;而被管理者对复杂的管理系统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的可以操作的知识。企业员工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运动”后,逐渐变得冷漠、抗拒,过度管理给他们的感觉就是权威、约束、限制的代名词,使他们最初的工作热情降低。所有这一切都使得企业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因为管理的泛滥,企业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
尽管每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有它的道理,但我们却不需要那么多的管理方法,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特殊性和具体情况,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将流行的管理时尚当成了救命稻草,恨不得将每一种管理理念与方法都在自己的企业试一把,这样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做事,洞悉复杂事物的本质,抓住重点,把握关键,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会使管理走向简约实效,回归管理朴素的本质。
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主要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主,突出特点是便利性、地域性,具有相对稳定的...
在我国众多的大型和特大型工业企业中,一般都设置有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