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重在百分百投入

企业报道  2016-03-21 09:34:15 阅读:
核心提示:每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

  

  百分百参与

  每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胡总书记这一席话,完全符合卓越领导人八大元素中对领导人“百分百参与”的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领导者要引领追随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带头,身先士卒,百分百参与到其中。

  一、全身心投入

  百分百参与是指忘我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及生活的一种态度。

  每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

  作为领导者,应该怎样投入,投入什么呢?

  1.品行

  领导者要以崇高的品行、高尚的情操赢得组织成员的尊敬。

  领导者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以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坚韧执著的追求精神去实践。

  领导者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用廉洁勤政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把手中的职权当成获取物质利益的筹码,应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约束在恰当的范围。

  组织成员评价一个领导,不是听你讲得如何,而是看你如何做。

  领导者要淡泊名利,责己从严,自身公正清廉的领导,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与下属争利,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领导,定会遭人唾骂。

  领导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正直,处事公正,这是领导者品行的集中表现。领导乃团队之首,为人处事皆为团队成员的典范。

  2.知识

  领导者要以良好的知识素养赢得部属的钦佩。

  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领导者再不能单凭热情、资历、经验,以长官意志实施领导了。领导者除了具备崇高的品德、优良的作风这些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广博的学识,掌握与本职相关的知识,尽量成为博学多识的“杂家”、“多面手”。

  在工作中,领导也要坚持学习和提高,对于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一定要主动积极地向下属咨询,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广纳良言,不仅可以减小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同时也能够给下属传达“坚持学习、通力协作”的务实作风和精神。

  3.感情

  领导者应以真诚的感情赢得组织的信赖和支持。

  感情的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精神需要。领导者应把下属视为同志和朋友,而不能视其为任意驱使的工具,他给予下属的感情是信任、体谅、慰勉和帮助。

  经常参与一些基层活动,多与下属交谈,这样被领导者才会亲近你,对你讲真话、讲实话。感情表达要渗透到领导者的全部活动之中,并且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做作。

  领导与部属之间应多一点“人之常情”,多一点“设身处地”,这会营造出快乐、欣慰、团结向上的气氛。如:主动与下级打招呼,询问员工一些个人和其家属的情况等,都能在无形中缩短上下级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当遇到下级感情失控时,尤其要冷静沉着,要有“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的气度,这是另一种感情。

  领导者通过反复的感情影响和激励,将会使被领导者迸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从而收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效果。

  4.实干

  领导者要真抓实干创佳绩,以“绩”增威。

  领导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开拓,真抓实干,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又要善于吸收组织成员的集体智慧;既要带领组织成员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还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以令组织成员叹服的实绩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称职不称职,关键看干事”。组织成员对一个领导者绩效的评价,不是看你定得指标有多高,口号叫得有多响,而是看你在任职期间的绩效如何,是不是为组织成员办了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才是检验领导绩效的真正标准。

  领导者百分百参与到目标的管理中,一是让组织成员感觉领导者对目标的重视,二是可以激励整个组织成员奋力向前,领导者这样的参与精神可以用“身先士卒”来形容。

  做工作,领导一定要身先士卒,敢于接受挑战,承担责任也需要“身先士卒”,推卸责任、落井下石,这都不应该是一名优秀领导的行为。

  如果想得到下属的支持,光靠努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知道“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你”。

  二、不朽的信念

  卓越的领导者工作中必须全力以赴、百分百参与,让员工看到领导者坚定的信念,从而使之受到鼓舞与吸引。

  金融危机下,多少曾经优秀的企业倒下了,然而,是什么使IBM能够历经近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是凭借超前的技术,还是出色的管理?还是另有他因?

  其实,是IBM的“信念”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IBM的三个核心信念:

  ◆ 尊重员工。

  ◆ 提供世界上品质最高的服务。

  ◆ 在执行所有的任务时,始终坚信我们能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

  这些信念构成了IBM企业文化的核心。近百年来,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的进步,IBM的产品、业务领域、组织架构都发生了变革,但是,这三个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过,它就像永不失去光芒的北斗星,为IBM的员工指引前进的方向。

  小沃森在他的书中《一个企业的信念》中写道:“我坚信,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真正因素,经常可以归结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个企业是如何激发其员工将自己的能量和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这除了坚定的信念,没有其他。”

  他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成功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并持续地令员工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IBM从最初生产咖啡研磨机和秤肉用的磅秤的公司,到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转入计算机领域,并在大型计算机市场崛起;再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 IBM进入个人电脑市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IBM又一次成功地改头换面,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在自身管理和业务方面全面网络化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一个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真的是“无论一小步,还是一大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脚步”。可以说,IBM的每一次转型都是小沃森所阐述的第三个信念的忠实体现。

  领导者都应当把坚持正确的信念,恪守以诚信为本的价值观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某些数字上的指标或成绩,或一切决策都从短期利益出发,而放弃了最基本的企业行为准则。

  正确的信念可以带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反之,如果把全部精力放在追求短期指标上,虽然有机会获得一时的成绩,却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方向的偏差,使企业很快丧失继续发展的动力。

  TCL集团总裁李东生在早年创业时经常说:“为什么日本有索尼和松下,而中国就不能有TCL?”正是这种民族精神和创造的信念,支撑着李东生和他的团队打造了一个响彻国界的品牌。

  有人说企业文化即老板文化,而老板文化就是老板信念的强化。坚定的信念可以形成一个团队的助力,激励整个团队积极向前。领袖本身,就代表着一个信念。

  领袖就是在别人被重压而不堪负担的时候,依然可以泰然自诺;在状态不好时,会调整自己来帮助团队;在关键时刻毫不手软、泰山崩于前而不乱。领袖是“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像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

  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当你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上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渡过难关,取得成功。

  领导者的信念是一座丰碑和导航塔,它不断的指引着、影响着整个团队向前。

  三、积极领导

  美国有一句谚语:“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也将为之让路。”懂得把握机会、主动出击,并且百分百参与的人,就是能够掌握成功的智者。

  态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信念,一种内在价值观。积极的、向上的态度是领导者成功的必要保障;而消极的态度,诸如缺乏宽容,对人忌妒,自我膨胀,情绪悲观,则是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因素。

  有效领导永远建立在积极的态度之上,而积极的实质是本人愿意改变自己现有的态度。态度决定生活方式,态度决定人际关系的好坏,态度使坏事变为好事,使挑战成为机遇。

  积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积极的领导者自然可以带领团队渡过难关。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领导者,他们一般在四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积极领导方式(如图)。

  1.德行模范

  “德行模范”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词汇,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精神、以身作则、牺牲自我利益、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1)风险精神

  人生一世,处处都存在着风险。称霸世界快餐业的麦当劳,刚起步时,也没想到他们会有今天的成就。事实上,在它的早期阶段,麦当劳有好几次都进入经营的困境,差点倒闭。几乎所有做成事业的人或公司,都富有冒险精神,都有胆量做事情而成功的。

  (2)以身作则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任何一个团队中的领导人以身作则的言行,都可能成为榜样。

  在企业中,如果领导者能够率先示范,能以身作则地努力工作,那么,这种热情和精神就会影响其下属,让大家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热情的工作氛围。

  可以说,领导者的榜样作用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最好的示范,对员工的行动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3)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要求。言行一致,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

  “听其言,观其行”,组织成员总是从领导的一言一行来评价领导。说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就能得到组织成员的信任与支持;相反,说假话、做虚功、言行不一,不仅得不到组织成员的信任与支持,还会损害自身的形象,给组织的事业带来损失,要形成说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的良好风气。

  (4)说到做到

  如果说一个人具备守信的品质,那么他就必然是一个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人。

  对领导人来说,遵守诺言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时,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许过的诺言,甚至会失信,因而令下属对其失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透明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了解失信背后原因的员工也许会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结果。

  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缺乏可信度的人。其实,成为一个守信之人并不太难,有时仅仅需要更好的组织能力即可。

  很多时候,你得更好地组织你所说的话。交流的时候,应尽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误导对方。一些“用意良好”的话可能会被人误解,因为听者通常会把它当成你的承诺。不要忘了首先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是要试着这么做,还是真的准备这样做?”

  (5) 严格要求自己

  领导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这都是近年来企业界反复强调和要求的。

  自重,就是要增强企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待人处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结合。在道德意义上,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注重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端庄,处事稳重。

  自省,就是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论语·里仁》篇里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自警,就是要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增强对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袭的免疫力。

  自励,就是要经常激励和鞭策自己,永葆“公仆”的本色。

  2.愿景激励

  愿景激励,指的是通过向员工描述令人向往的愿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树立员工的信心。

  具有感召力的领导者会让下属充分认识到其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会借助期望效应来提高员工的业绩水平;注重帮助员工树立自信。主要内容包括向员工描述未来,让员工了解企业或部门的前景,为员工指明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等。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愿景就是企业的使命,这一使命揭示出了企业存在的理由,揭示了企业前进的方向,揭示了企业伟大的目标。愿景的本质在于揭示企业的目的,指引企业的成长方向。因此,愿景是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同时,企业愿景只有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景时,愿景才会成为企业成长的推动力,而真正成功的愿景是能够使大部分人达到真心地奉献,而不是遵从。

  3.个人化关怀

  个人化关怀是指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支持、鼓励和辅导;不仅满足员工目前的需求,还应帮助员工开发潜能。个人化关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比如,领导可以给员工指派能培养自信心且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工作。

  个人化关怀与“关心人”有一些区别。“关心人”主要表现对员工的尊重和仁慈,而个人化关怀则是根据员工的特点从“发展”、“辅导”等角度来关心员工。

  个人化关怀不仅包括对员工工作、成长的关怀,还包括对员工生活和家庭的关怀。其主要内容包括:在领导过程中考虑的个人实际情况,为员工创造成长环境,关心员工的发展、家庭和生活等。

  其实,“个人化关怀”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

  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个人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如下基本原则:

  ◆ 重视人的需要。

  ◆ 鼓励员工为主。

  ◆ 培养员工。

  ◆ 组织的设计以人为中心。

  4.领导魅力

  领导魅力指的是那些能鼓舞员工士气,增强员工对领导者同感的行为和特征。领导魅力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强、思想开明、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上非常投入、能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等。

  领导魅力是领导者具有令下属心悦诚服的特质或行为,因而成为被下属崇拜学习的理想对象,下属心甘情愿遵照其指令完成任务。

  四.带领与引导

  让部下参与决策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从下属那里听到好的意见和建议,又可以让部下有参与感,培养团体精神。但决策只能由决策者做出,其他意见仅供参考。

  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

  韩非子说:“君为盂,民为水。”就是说,君主是盛水的盆子,民众是水;盆子是方的,里面的水也就是方的了;盆子是圆的,水也是圆的。一句话,领导就是管理好自己!

  许多人会认为“领导”是一种职位,当企业(或组织)赋予一个人“领导”职能的时候,他就是组织的“领导(领导者)”,所以,有多少个领导岗位,就有多少领导。

  事实上,关于“领导”的内涵,比较科学的定义标准是:

  领导(领导者)不是指其在组织中的位置,而是指其为组织所做的贡献。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领导”实际上是一种影响力,可以谓之“领导力”。

  因此,可以对“领导”(领导力)的定义进一步诠释为:“领导”是对他人或团队行为进行影响的一种能力,包括对各个层面人员的影响能力(包括上、下、左、右层面的所有人员)。

  魅力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是领导力。一个真正出色的领导者,是在不断发挥着个人的魅力风格,在管理和领导这两个领域中与员工共创佳绩。

  领导是随时和员工在一起的,他不是一个摆设,也不是遥不可及,他是一个影响中心和力量中心,不断为整个组织和团队提供援助。

上一篇:谈谈企业知识
更多专题
关注一切利益相关者

今天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明天社会就要承担企业的责任。2007年2月1日,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浙江民企...

勇于挑战的可敬的人

敬佩一个人,无需他作出英雄般的壮举,而在于他面对困难,不畏艰难,敢于迎接挑战;敬佩一个人,无需他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