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就是管好人,干好活
在青岛港,我把管理精练成两件事:一个是管好人,一个是干好活。把人管好了,把活干好了,皆大欢喜。我们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绝不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就是要用最直接的方法,赢得最卓越的绩效。
企业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像一个个零件,只有大家都爱岗敬业,企业这台“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企业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企业工作效率整体下降。所以,企业首先要管好人。
在2001年荣获了“全国质量管理奖”后我们一直没有停步,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以“国奖”标准为大纲,再造业务流程,重新理顺职能,并在全国交通行业率先整合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大体系。同时,我们自我加压、狠找差距,不断修订和完善管理标准,为青岛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包罗万象,体现在方方面面。实际上,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甚至计划生育问题,它们都不是孤立的,直接反映的是综合管理问题,是基础工作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领导者的责任与使命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非常深刻。比如安全质量出问题,就是基础工作不行,班子队伍管理不行。因此,什么工作我们都不能单打一,出问题往往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体的问题,就是看领导抓不抓、管不管的问题,看领导有没有使命感、是不是加强管理的问题。
加强管理不是一个药方包治百病,需要针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对症下药”,其工作成效也不是数字罗列,人云亦云,做表面文章。其首要问题就是加强内部管理,那就要充分认识内部有什么问题、什么教训,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现在有些工作做不好,并不是我们工作方向不明、重点不清,也不是目的不明,关键是落实不够,作风不硬,墨守成规,这样干能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转变作风是提升和加强管理工作的根本,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有指标来限制和考核,不能说空话,得动真的、碰硬的。
工作抓不上去国家不答应,员工也不会答应,根本问题就是要结合工作目标,落实好责任,以管理促提升。我们要带着一种使命感来做管理工作,来做有利于企业和港口发展的工作。同时也要用指标来约束,用指标来考核。这样才是硬碰硬,否则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真干和假干也差不多。我们要在管理中加强考核,加强督促检查,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抓上去,我们定下的指标才能兑现。
在某些方面,我们工作质量还不高,基层单位有这个情况,部门也有这个情况,就是从数字到数字,是无用的分析,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因此,我们在管理中要善于搞好经济分析,要明确经济分析的目的,找出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的分析重在应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我们的分析要从数字到对比,然后从对比到原因,由原因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最后再到决策和措施。这样才能起到分析的作用,从我们的部门到基层单位都要采用这个模式,不然就是空对空,分析到最后等于零,解决不了问题。比如,在财务管理中,我们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推行“三对比一分析”,即每月对比学习标杆、对比竞争对手、对比奋斗目标,分析因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对策,实现港口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工作是给自己干的。”我们就是要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跟上新形势。我们的安全搞得好不好、质量搞得好不好,实践是检验这一切的唯一标准,就是要在实践中看看我们的班子怎么样、我们的队伍怎么样、我们的管理怎么样,由表及里地看出我们的差距,从而全面提升、全面改进。
我们在取得成绩、赢得充分肯定和褒奖的时候,更要多问自己,这时不干,什么时候干?这时干不好,什么时候干好?现在上不去,什么时候上去?上级领导这么重视我们,我们不能做整天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的人。领导越重视、领导越表扬,我们越应该坐不住。一句话,时间对我们青岛港人来讲,是宝贵的,是有限的。我们就要利用这宝贵的、有限的时间,加快发展步伐,发展壮大自己,确保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使我们的港口基业长青、长盛不衰。
有了这种危机意识,我们就会有长盛不衰的战略使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长盛不衰?就是要解决好我们的动力问题、力量源泉问题。没有劲头,没有精神,怎么能长盛不衰?整天昏昏沉沉、四平八稳、麻木不仁、自以为是,长盛不衰的战略选择从何谈起?因此,我们要提高对“三感”意识的认识,就是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意识。特别是我们的发展不平衡,有的货种没完成任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危机。不知道先进,我们就感受不到自己的落后,就会盲目乐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已经与兄弟港口拉开了差距,我们要研究对手,要奋起直追。这是我们当代青岛港人的使命。我们要有长盛不衰、持续发展的追求。
在危机感的驱使下,我们不满足于改造一个旧世界,而且勇于开辟一个新世界。随着前湾港区的建设,我们将煤炭、铁矿石、外贸集装箱全部转移到了新港区,实现了青岛港生产重心的战略大转移,不仅一个箱子没丢,一条航线没撤,一家船公司没走,而且船公司纷纷上新线,换大船,实现了青岛港航线的全球通,创造了世界港口史上新老港区生产大转移的奇迹。特别是我们与世界第一大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集团、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英国铁行集团和中国第一大航运公司中远集团的“三国四方”合作更是震动国际航运界。我们已经由一个普通港口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集装箱大港的前十强。
我们不仅装卸主业大有作为,十大关联产业同样大有作为。我们的船舶拖带、外轮理货都是行业的龙头。我们的港机厂过去只能修修补补,现在能造门机、造轮胎吊、造桥吊。我们的港湾学院由中专学校提升为高等职业学院,并与新加坡理工学院实现了联合办学。我们的港口医院在全省、全市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成功地实现了与北京阜外医院的合资合作。看看我们的作为,我们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劲头。
企业界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成功的经验。
印度较为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为印度企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证明,只有进一步深化金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