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集体协商近来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成为新型劳动关系的标志。它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式、收入水平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日前,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决定,全面启动“实施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全国各类企业。此次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推进集体合同制度的同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近来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成为新型劳动关系的标志。它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式、收入水平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有专家说,工资集体协商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广大职工民主参与企业工资分配,建立企业工资分配的正常增长与制约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一项有利于雇主和雇员的制度推广起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许多人还有疑虑,到底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我们看看上海和天津的做法。
工资集体协商
切合实际是基础
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较早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该公司成立了由工会主席、工会组长代表、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小组,专题学习、研究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常识、法规政策。他们调查了企业的平均工资、最高、最低工资以及近几年来的工资变化趋势与企业经济效益,在反复听取职工的意见基础上实施工资集体协商。这些措施保证了工资集体协商内容与企业发展实际相一致,实践证明,只有符合实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雇主和雇员的合法权益。
他们规定职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调整幅度,在企业经济下滑时,职工工资性收入降幅不得大于5%;企业经济效益上升,职工工资性收入增幅以10%为限;企业不能按时发薪,必须事前征求工会意见;单位停工、停产期间,必须按上海最低上岗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规定,既有制药企业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又得到雇主和雇员的普遍认同。
今年该企业一度因受原料涨价等影响,出现资金回笼困难、现金流量萎缩,致使按时足额发放工资遇到了难度。对此,工会与公司领导进行沟通,表达了职工愿意与公司共渡难关的意愿,同时希望公司能切实履行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承诺保证。公司领导随即决定将工资按时发放与职工社保费用的缴纳,作为公司资金现金流量调度的优先项目。保证了企业渡过难关。在困难面前更能体现出工资集体协商的巨大优势。
工资集体协商
专业指导是关键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工资集体协商是个新事物,它有着极强的政策性和操作性。天津开发区从去年开始在企业中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一方面,以培训为切入点,提高企业认识。同时,加强专业指导,依法推进协商工作,成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企业指导性工资增长原则及水平,汇集了《天津市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草拟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工资集体协商要约等参考文本。一年来,工资集体协商成效显著。据统计,2006年天津开发区共有从业人员31.57万人,人均月劳动报酬2616元,比2005年增长11.7%。而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中,一线职工工资平均增长了15%,其增长幅度比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幅度高出近三成,这些企业也显现出新的活力。
天津开发区还出台财政扶持,激发企业参与热情。根据天津开发区出台的《鼓励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暂行规定》,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并经开发区劳动行政部门审查通过的企业,开发区管委会按该企业工资协议确定的一线职工工资增长额的15%予以财政奖励。根据这项政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家企业因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而获得170余万元的财政奖励。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勇说,工资集体协商就是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式、收入水平等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这种制度有利于企业建立长效、科学、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
“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的三型企业是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居安思危,顺应新...
战略管理有一个普遍的做法,首先要对企业的外部形式,包括国内和国际,分析哪些有利、哪些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