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去年九月下旬#老杨会客厅#开门迎客以来,截止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期,每期均会提前设定一个主题,并邀请行业内颇有建树的企业家、专家等等围绕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我发现每期的互动环节,都有很多人提到创业的问题,现在的创业环境怎么样?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想到这些,我脑子里即刻闪现出一个人来,谈创业他正是我身边最合适的人选,因此,也就有了#老杨会客厅#第十五的对话。
16岁时,他怀揣20块钱外出讨生活,从餐饮行业最底层的端盘子刷碗干起,到现在旗下拥有三大连锁快餐品牌几十家分店,彼酷哩餐饮连锁企业创始人田学伟实现了从跑堂到老板的华丽转身,堪称草根的逆袭。在昨天的会客厅上,谈到初创业时的艰辛,他说道,“什么梦想,什么挣钱的姿势,这些在创业初期都是胡扯,你首先要保证企业活下来。”
“活下来”乍一听好像门槛很低,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一席之地却并不容易,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常常轻视的一个问题。去年夏天,我受邀去某大学参加一个创业论坛,大学生创业者踌躇满志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看到了不少人的草率,他们普遍具有创业的激情和斗争,但掣肘于社会经验不足,往往把创业想的太过理想化,也有不少人只是夸夸其谈,抛出一个漏洞百出的创业概念,接下来就是预想1年内实现收益多少,几年内上市,让人有些忍俊不禁。面对我的质疑,有个小伙子表情虔诚地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丝毫不怀疑他的认真,但却想告诉他,世界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在逐梦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碰壁,也难免要走一些弯路,有些错你试过之后才会印象深刻。
诚然,现在全国上下的创业热情非常高涨,去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现身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手捧“3W咖啡”为互联网创业加油打气,该消息经过新媒体公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创客”新一轮的关注。接下来,“双创”更是掀开全民创业的新篇章,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最近网上疯转一个刘强东1999年开年会的视频,17年过去,京东从一个只有7个人、4平方米的“制作室”成长到如今的规模,其成功,除了时代的因素,与京东的定位,以及刘强东和团队的“战斗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不管如何时过境迁,如何“活下来”仍旧是摆在创业者面前最关键的命题。
为了观察创业环境,我这个血糖高的人,去年也走进了不少效仿“3W咖啡”的众创空间,无一例外,均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偶尔有客人走进来,也是纯粹喝杯咖啡,究其根本,并不是所有的众创空间都有“3W咖啡”那样的人脉和资源。
还是以田学伟为例,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宝贵品质,他本人也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此:态度。“我觉得态度太重要了,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在创业之前,他已经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耳濡目染,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熟稔了从食材的采购到品牌的构建的各个环节,逐渐积累起自己人脉和渠道,“我觉得创业需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就业,你连工作都找不到,找到了工作做不好,你怎么可能创好业呢?再择业,等你的能力到了一定程度再去做选择,最后才是创业。”这或许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一些借鉴。
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为创业提供了诸多可能,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一万,在“双创”高歌猛进的同时,也需要回归理想,避免急功近利。周鸿祎之前就曾吐槽,“不少创业者还没想好一个产品,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用户的问题,很多人就是为融资而融资,以获得了多少融资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志,这明显是跑偏了。”在创业之初,不如先扪心自问:企业能否“活下来”?没有好的产品,紧靠激情趋势,理想推动,能走多远呢?
细节决定成败,与其一味仰望星空、空谈理想,不如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田学伟能带领着彼酷哩从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的就是专注、认真,他说,“创业之初,大部分创业者都要面临一段痛苦的生存期,在忍受这种时间煎熬的同时,你还需要去不断地去强化自己的羽翼,使自己变得更强大,这也正是那十几年的打工经历给我留下的宝贵财富。”
理想还是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体验理想的丰满之前,不妨先去触摸下现实的骨感。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系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美国是成都对外交流的重点国家,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唐良智就任市长以来,更是将这种合作关系...
201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贸易发展署署长扎克女士,双方就贸发署在华推动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