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重视人生就要策划人生

企业报道  2016-01-07 09:49:24 阅读:

 

  我为什么把这本书说成是“人人都要看的书”?道理很简单,读者如认可以下两条,就一定会去看:

  一是人人都有事业与生活,人人都有人生。到底这一辈子怎么过?肯定是大家都要关心的。是过一个平安幸福的一生,还是坎坷无为、庸庸碌碌的一生?答案肯定是前者。可是如何实现这一理想?正是本书要说的。

  二是人人都要及早对人生有所思考、有所认识。可是大部分中青年多是忙于完成工作任务,或恋爱婚姻等具体要操办的事,对人生少有考虑,或根本就不去想。

  我说这两点的目的,是想告知中青年读者们:要重视人生,要早点儿策划人生。

  程社明是一位学风严谨的专家,这本书是他讲课多年提炼的结晶。它不只对有志于此学科的学者有用,对有志于在事业上获得成就的每个人都有用。我看过很多伟大人物的自传,大多都有论述自己职业生涯的内容。

  韦尔奇是世界第一的企业家,也是当今最受崇拜和尊敬的企业家,虽不能说是“前无古人”,但也还是有些“无与伦比”的味道。他经营的是世界规模最庞大、产业最庞杂,同时又是历史最悠久的企业,而且连续18年使这个“巨无霸”企业生龙活虎,业绩步步攀升,靠的是什么?也是他在就业之初就有的雄心勃勃却实际可行的“职业生涯计划”。他大学毕业后就定出了参加工作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一开始只是薪酬(业绩标准),多少年之后要当总经理,最后是世界著名CEO……最终他通过这个目标管理,逐级实现了他的职业生涯计划。

  彼得·德鲁克是世界第一的管理学者,也是世界管理学界的顶尖大师,几乎处于“前无古人”相比的地位。但他从管理学入门到公认的“大师的大师”,只用了10年。他靠什么获得成功?靠的就是“职业生涯计划”。他通过拜访美国的管理学老师,请他们每人推荐10位名师、10部世界管理名著。他就通过这些名师名著入门,“学徒”成为管理学家。

  总之,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即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计划中成为名家的。德鲁克一生写了37本书,但仅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二是企业管理、社团管理;三是个人管理。而个人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

更多专题
美中时报评出:2015美中经贸十大领军人物

美国是成都对外交流的重点国家,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唐良智就任市长以来,更是将这种合作关系...

美中时报评出:2015美中经贸十大成就

201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贸易发展署署长扎克女士,双方就贸发署在华推动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