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微利下的成本管控

企业报道  2015-12-18 10:12:33 阅读:
核心提示:为了能在这个微利时代下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制造业必须有效地管控好企业的各类成本。

  为了能在这个微利时代下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制造业必须有效地管控好企业的各类成本。

  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应该知道:利润=销售额-成本,由此等式可见,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减少一元,利润就增加一元。所以,企业在考虑增加利润时,不仅要增加销售额,也要降低成本。因而,低成本成为全球制造业追逐的目标,那么,以制造业为例,谈谈在微利时代下的成本管理。

  一、全面了解产品成本结构,找出成本控制重点

  了解企业产品成本结构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前提条件。企业经营者只有清楚地把握企业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了解产品成本的具体结构情况,才能准确地抓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的对策措施。

  从制造业成本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企业产品成本应包括原材料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工资成本、动力成本及其它成本等。

  (一)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使用价值的实体和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材料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材料消耗量的大小;二是购进原材料单位成本的高低。消耗量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设备装备水平的高低;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工人操作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原材料单位成本的大小则取决于企业购买原材料所耗费的支出水平,即取决于购买成本的高低,购买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购买方式的选择,如:大批量购买、小批量购买、向单一供货商购买,网上竞标等。

  (二)固定资产成本

  固定资产成本简单地说就是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从账面上来看,它的大小取决于计提的固定资产的大小和折旧率的高低。在引进新产品,进行成本预估时,新购设备一般按3年计提折旧,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客户一般每个季度会降价3%)。另外,闲置设备、无效或低效投资形成的设备的耗费、磨损以及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也构成固定资产成本。为节省企业产品成本,这些耗损应尽量减少。

  (三)工资成本

  工资成本是企业产品成本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福利、补贴以及以实物形式支付的报酬等部分组成。工资成本取决于企业员工人数、工资水平以及国家对企业的工资管理政策。

  (四)动力成本

  动力成本也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为:电费、水费、气费、油费等。动力成本主要取决于机器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大功率设备的企业动力成本特别明显,如塑料成型厂、铁件冲压厂,因为成型机、冲床功率很大,每小时耗电从30KW~100KW不等。所以在这类企业,节能将是他们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五)其它成本

  其它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或发生的其它各项支出,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它们虽然不直接构成产品的成本,但却是企业利润的直接减项。企业经营者不能忽视对此类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二、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对每个企业都是公平的,微利时代下的制造业企业只有充分地利用时间,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在制造业企业中,一般用以下指标来衡量时间的利用状况。

  (一)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表现企业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实际利用情况,其公式为:

  设备利用率=机器设备实际运转时间÷机器设备日历时间×100%

  这个指标反映设备在时间上的利用情况,利用率越高,生产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可把它用来计算单台设备或整个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如:

  某部门有10台冲床,10月份共运转5952小时,则其10月份设备利用率为:

  设备利用率=5952÷(10×24×31) ×100%=80%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设备的利用率越高,该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越多,分摊到每一件产品的成本就越少,也就是说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了。影响设备利用率的因素很多,通过分析设备利用率的高低,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不少问题,有利于企业经营者的决策。

  导致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有:订单不足;设备性能不稳定,常需要维修;库存不足,不能及时供料;生产排配不合理;员工操作技能不高;信息沟通不及时(如:仓库没有及时通知采购哪些料没有或没用)。

  针对这些原因,企业经营者就应意识到应:加强市场的开发;定期检修设备;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重新调整生产排配;加强员工技能的培训;对现有的信息流通渠道重新讨论。

  另外,当设备利用率过高(正常为80%,预留有一定的弹性,以迎接生产高峰期的到来)时,企业经营者应该注意是不是该扩大投资,扩充能产;是不是良率过低,需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后者会提高产品的成本(加班费,水、电、气、油费等),企业经营者要及时纠正,以降低产品成本。

  (二)产线平衡率

  产线平衡率,是用于衡量产线平衡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公式为:

  产线平衡率=单件产品标准时间÷(瓶颈时间×工站数)×100%

  单件产品标准时间为此产品流水在线各工序标准作业时间之和;瓶颈时间为此流水在线耗时最多的工序的标准时间。如:

  某产品流水在线,共有3道工序,其标准时间分别为:2秒/件,3秒/件,4秒/件,则该流水线的平衡率为:

  平衡率=(2+3+4)÷(4×3)×100%=75%

  由此可见,要使产线平衡,就要平衡率接近100%,即要调整作业负荷,消除瓶颈,使各工序的标准时间尽可能相近,减少等待,提高产线的利用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降低分摊至各产品的固定成本。

  企业为达到产线平衡,通常使用IE(Industry Engineering,即工业工程)方法进行分析。

  1.6W(6W1H)提问法

  2.“ECRS”分析法

  (1)取消(Eliminate)

  对非必要内容应予取消。如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动作等的取消是改进的首要原则。

  (2)合并(Combine)

  对无法取消的必须内容可考虑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

  (3)重排(Rearrange)

  对经取消,合并后保留的内容进行优化排序。

  (4)简化(Simple)

  经E、C、R后的必须工作,考虑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

  分析的程序:提问→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3.标准化

  在企业整改的过程中,肯定发现了不少的好点子、好方法和好方案,这就有必要把它们整理成作业指导书,巩固企业的无形资产,指导企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重视质量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微利时代,由于企业间竞争加剧,制造业的直接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潜力已非常有限,而质量成本就成为制造业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质量成本是指产品质量的好坏对产品成本构成的影响,它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谈到质量问题,人们往往都是从技朮的角度考虑的,而不是从理财的角度﹑从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考虑。如在制造模具的企业,只有模具的核心部件才需要特种钢,其它部件用普通的钢材应可以了,若所有的原材料都用特种模具钢,固然能达到甚至超出客户的要求,但提高了模具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质量过剩。

  质量的好坏在企业经营者理财活动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提高产品质量,不仅能够降低产品绝对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产品的相对成本。所谓降低绝对成本,是指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一些费用支出,如废品损失、返工费用、复检费用、次品挑选处理费用、次品销售费用、消费者意见处理费用以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等。所谓降低相对成本,是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声誉,减少因丧失市场,丧失发展机会所造成的损失。因此,企业经营者在成本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对产品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在微利时代,制造业企业要控制质量成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合格原材料不流入厂,不合格半成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成本不流入市场。

  第二,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提升制程效率。

  第三,建立完整的维修队伍,定期检修设备,以免因设备故障造成不良品,以减少次品率,从源头上降低综合质量成本。

  第四,在销售阶段,把住售后服务质量关,确保产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特别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提升市场形象。

  产品质量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本的因素,

  四、树立全员成本管理观

  你用过再生纸吗?你有没有把公司物品带回家?你最后一个离开关过灯吗……在微利时代的今天,合理地减少支出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有必要动员企业所有人参与成本管理,以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经营者在推行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时,不能只靠财务部门,其它部门也要配合执行。同时,企业的一把手必须亲自出面,将目标和责任具体落实到企业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企业的各个部门身上,使企业全体员工与企业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使各个部门与财务部门形成企业成本管理的执行力。

  企业员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执行者,企业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成本管理活动。如:成立CD(Cost Down)小组,加强全员技能培训(财务人员加强工程基本知识培训,非财务人员加强成本基本知识培训),每月定期召开成果汇报会议,对有利于企业成本降低的建议或方案,不论大小,都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如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和精神激励。这样可以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觉得自己被尊重,自己的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进而产生一种荣誉感,成就感,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为降低企业的成本尽最大的努力。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相同企业其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切记:不积跬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勿以成本小而不为。新增一元收入不一定能增加一元利润,但减少一元成本一定会增加一千元利润。

更多专题
e租宝之后,什么宝还安全?

  ——后e租宝时代防忽悠指南   为什么要写防忽悠指南?市场现状让人不吐不快

2015美国最受应聘者青睐的10家公司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其主办的2015年Talent Connect大会上,公佈了美国100个受欢迎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