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起江苏无锡,你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映出这个以山水秀美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的城市。
然而我要告诉你的是中国有个起重之乡,就在这里。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一个从零起步扎扎实实打拼的企业。1989年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台内河港口多用途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经过数年努力,1998年开发成功国内最大跨度(达60米)的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他们制造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因技术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先后被评为1996年度“国家级新产品”;199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998年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牛奖”,还获得国家3项新型实用专利。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惟一的生产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为主的专业公司,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抓机遇 随着时代节拍创新
近年来,全国集装箱年吞吐量逐年呈台阶式跨越,2005年达到7500万TEU,比上年增长23%,稳居世界第一,比居第二位的美国高出三分之一。各沿海和内河港口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集装箱吞吐、运输、堆存数量,正不断改扩建和筹建新的码头、货场。选择合适的装卸、运输工艺和设备已成为我国交通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起步较欧美晚20年,1975—1985年间,我国的集装箱设备主要采用通用式起重机及国家花费外汇购进部分跨运车和轮胎式起重机,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由上海港机厂与交通部水运科研所联合研制了第一台LMJ-40型轮胎式起重机,安装在天津港使用,主要技术参数同国外70年代设备,主要机械配件依靠进口。近年来,国内轮胎起重机的制造在不断发展,技术性能和机械配件的国产化率也在提高,但是,该机型动力能源依靠柴油发动机燃油消耗的特征以及大量液压件、发动机、发电机配件依靠进口的事实,促使设备的配置费用和消耗费用均处于高位。
90年代,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自码头堆场应用以来,RMG(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方式得到了专家的重视和推广,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其技术性能优、生产效率高、堆存能力强、装卸成本低、自动化发展前途广等特点,在国内正在替代RTG(轮胎式起重机)方式,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和生命力。适宜货场作业的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其性能优、生产效率高、堆存空间大、装卸成本低、无污染、低能耗、采用高新技术空间大的特点,逐步成为沿海及内河港的首选装卸设备,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交通部、武汉港机所等20年来共同为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研制、推广和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1989年,作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的配套,由无锡华东重型机械厂(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型号MJ30.5t/30m内河装卸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当时,由原国家经贸委组织安装于国内第一个内河港集装箱中转站——无锡苏华公司。之后,又先后为浙江、上海、海南、福建、广东以及黄埔、深圳、武汉、重庆、长沙、南京、芜湖等国内众多港口制造一系列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我们制造的第一台起重机十几年了,现在还用得非常好,当时制造出来真是轰动了全无锡。”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翁耀根对记者说。
抓研发 让工艺彰显生命力
“选项—立项—调研—设计—研制—型式试验—专业测试—使用—改造—工厂化生产是我们产品开发主要技术路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一直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在工艺上向适合中国国情上下功夫。”翁耀根说。
集装箱装卸运输是交通运输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集装箱装卸机械的技术革新、推广和应用更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2003年,我国集装箱年吞吐量不足5000万TEU,2010年将达到1亿TEU,2020年将达到2亿TEU。可以肯定,新一轮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热潮将是空前的。以每年递增900万TEU计算,其中三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比例还将增加)为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完成堆场工作,按每台机年装卸效率为5万TEU、平均码头的二次运转及设备的利用等因素考虑,每年需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200台套以上(产值约12亿元)。
公司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各港口为依托,利用各港口在设备更新阶段对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的要求,在总结前几年已制造多种跨距起重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系列及结构的完善、性能的优化工作。在结构件设计上采用世界先进的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从动载特性上对钢结构的疲劳性、稳定性和受载能力进行计算,使材料分布更合理、有效,为提高设备的各项参数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推行产品系列化工作,这包括建立起重机跨距(及有效外伸距)的系列化,以适应不同堆场、面积的要求,建立起重机的系列化(50t/30m,50t/40m,50t/45m,50t/50m,50t/60m)以适应国际标准箱和不断发展的超重箱的要求,满足各种不同客户的性能要求。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还在扩大跨距上下功夫,因为大跨距起重机使堆场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国际上最大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跨距是52m,他们生产的产品实现国内最大跨距60m。
在应用新技术方面,为给机械设备控制的自动化打基础,他们先从单机自动化开始,逐步实现联网信息自动化,在轨道龙门起重机上采用全变频调速技术、PLC自动故障诊断技术、CMS自动管理系统、电脑无线联网技术、大小车运行自动定位技术以及配置吊具旋转、防摇大车行动自动纠偏等装置,使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国内起重机制造的先进水平。
抓质量 让品牌成为产品之神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生存之本,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把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已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产品也已取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标志证书。按照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他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职工培训,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及本岗位工作质量标准,提高质量第一思想认识,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行,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方位、全面、全过程的监控检测。自觉接受、配合当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产品出厂的监检和安装完工后对产品安装的整机检测检验。自质监部门对公司实施产品监检以来,合格率达100%。安装整机后的检测检验一次合格率达100%,取得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江苏省质量信用产品证书》。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还狠抓产品的售后服务,设立了南方、北方、西部等办事处,公司建立用户档案,制定用户服务跟踪计划并列入员工个人分配经济考核内容。
公司领导每年都组织用户访问,听取用户意见,有时将用户请到公司来征求意见,为产品不断提高优化技术性能。翁耀根表示:“用户最有发言权,到业主现场听取意见是产品改进的最大动力和源泉,这是企业自己的工作,必须做好。”
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远销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他们采取划片按区域建立用户服务组的形式为用户服务,产品售后服务赢得用户一致好评。
抓人才 让创新可持续发展
人才与品牌是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两大工作着力点,当第一台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试制成功以来,公司一直努力为产品“创名牌”而努力工作,他们认为“品牌”是一个产品之神,也是一个产品之“魂”。
名牌产品有一种神奇的效应,既能鼓励制造商的质量责任,又能赢得用户的诚信。为此,多年来公司为创“名牌”工作,以质量为基点、群众为基础,经过10多年来的努力,企业领导团结一致,继续坚持开发创新,依托科技进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精益求精铸品牌。“创新、创一流”,人才是关键、高科技是依托,在“创新、创一流”的同时,公司与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培养、锻炼和造就了一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经过协作、引进技术人才等方法,公司基本已组成一支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科研、设计和市场开发人才队伍。经过多年来制造和安装实践,进一步完善了加工制造、安装工艺和产品检验的规范。企业造就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优秀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