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记者从最新出炉的年度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名单中发现,本次入围的安徽省民营企业门槛高了一倍,第一次出现年度纳税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民营企业。但与2003年的百强企业相比,前50名中有一半以上退出,说明该省民营企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时期。
民营企业正在壮大
从此次安徽民营企业百强榜可以看出,安徽民营企业整体形势向好,显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进一步加大。2004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500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52.26%,增速远远高于同期GDP增幅。更重要的是这次百强企业入围由上年度的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上调到1000万元。说明安徽民营企业确实正在壮大。
不仅如此,安徽省去年还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骨干民营企业。2004年,营业收入达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04家,较2003年增加了60家,其中安徽亚夏集团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成为安徽省历史上第一家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成为全省经济生力军
有关人士指出,民营经济对安徽省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个体工商户106.34万户,注册资金135.5亿元,私营企业8.9万户,比上年增长18.6%,注册资本872.5亿元,比上年底增长31.7%。
目前,安徽省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净增长210.2亿元,户均注册资金达98.3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安徽省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为全省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安徽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平均每年以15%以上速度递增,目前已吸纳就业总数400多万人。
发展时期需要更多关怀
安徽民营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只仅仅在起步阶段,因此还需要各方的关怀和扶持。记者从2004年的百强榜中取出前50名与2003年前50名作一比较,发现有一半以上是新进入的企业。其中,2003年纳税总额在900万元、年营业总收入3亿元以下的企业基本均退出了百强前50名。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安徽民营企业群体还较为弱小,很多企业还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少数企业形成了一定气候,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在安徽扶持民营企业的基本政策很多,但并没有完全到位,很多执行起来还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体制、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也使得民营企业的寿命大打折扣。据一份最新研究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年,像安徽这样民营企业发展较滞后的省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会更短。
融资难仍然是困扰全省民企的“老大难”。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11月底,安徽省商业银行贷款余额3977亿元,而作为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余额仅为179亿元。民营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下民营企业的融资之难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方面政府和银行应该共同想出好措施给予认真支持。
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里最终矛盾的主要方面仍集中在管理的精细化,只有...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