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这事后,我非常震惊,这么大的牌子怎么也会出这种事?真是有点不敢相信。前几天我刚刚买了光明奶喝,也不知是不是过期奶加工的,对身体有没有损害,现在想起来还有些不踏实。
这两个企业的态度真让人难以接受,出了问题就应该勇于面对,怎么能敷衍了事?他们口口声声说消费者是上帝,难道这就是对待上帝的态度吗?明摆着在糊弄人。冲这态度,就算他们的产品质量没问题,我也不买了。
企业出了问题就拿“行规”来说事,荒谬!本来就有违商业道德,居然还能成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实在让人后怕。漠视消费者利益的企业,肯定走不远,南京冠生园就是例子。
这个出了问题不能吃,那个出了问题不敢买,连名牌都让人不敢相信,真不知以后还能吃点什么?虽然是光明旗下的山盟公司出了事情,但光明集团也难辞其咎!毁的是整个品牌。
质量情况不可能一成不变,过去免检,并不意味着现在仍安全;一个批次能达标,不等于所有产品没问题,对免检产品进行动态跟踪、随机检测,是确保免检产品金字招牌的前提。质检部门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对!灭掉它!我们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这样的被人算计的危险之中﹖为了你、我和千万孩子们今后的安全从现在、从你我开始抵制这样的企业。如果立法总让我们失望我们应该让我们自己成为不可能的可能。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报道,作为一个学营销,并希望在商业方面发展的学生来说,真的太难以接受了,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当我们所有企业都在将以顾客为中心放在首要位置,都在实习全面质量管理的时候,我真的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在这个混乱的竞争环境中真的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不能否定有别有用心的企业或个人故意做出诋毁光明的事。
如果真有这事,我只想说一句,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光明作为我们民族的品牌,曾经面对达能在中国乳业市场的全面布控,大量兼并中国乳品企业,你表现得是那样的智慧与勇气,你保住了国人战胜世界巨头的决心与希望,你可真不能让我们失望呀……
在此我还想提醒光明,一份“诚告消费者书”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公关手段挽回光明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啊。三株是怎样垮掉的﹖前车之鉴呀……
国家免检产品,暴露三个问题:一、国家与纳税人赋予工商局为产品质量把关的权力,为什么工商局可以自定免检制度,减少了自己的一部分责任。二、在西方社会诚信度相对高的国家,任何产品,不论好坏,都一律要面对公平的检查制度,为什么在中国,这个诚信制度已濒临破产的国家,反而有免检这么堂而皇之的制度?三、工商局制定年检制度,实际上赋予了自己巨大的权力,而在这过程中,有多少企业为了获得免检这块挡箭牌,花了多少费用,这些费用又何去何从,大家可以发挥一下想象。
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里最终矛盾的主要方面仍集中在管理的精细化,只有...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