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见证中国改革发展历程

企业报道  2015-10-10 09:06:19 阅读: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中国经历了由乱到治、最后走上改革开放的征途。作为这个历史阶段的重要见证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在新近出版的《国事忆述》里,对他参与的30多年改革开放重要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7月16日,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国事忆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等出席座谈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同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等先后发言。陈锦华同志最后对本书出版的目的和作用发表了讲话。

  与会同志认为,《国事忆述》一书通过作者的亲历、亲闻、亲见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重要事件、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如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派出的上海工作组、中国石化总公司因何成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3年至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软着陆”的成功、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由来及功能演变、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等等。该书在记述这些重要事件、重大决策来龙去脉的同时,也如实道出了作者自身的感受,提出了许多极富见地的真知灼见,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

  与会同志指出,该书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回忆录,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中一些重大事件、重大决策的真实记录。该书立题恢弘,题材重大,内容深邃,史料翔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汪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等。

更多专题
从“细节主义”迎接精细化管理时代

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里最终矛盾的主要方面仍集中在管理的精细化,只有...

是什么妨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